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莫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要、不要。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寡人親捧盃玉露甘寒,你可也莫得留殘。拚著個醉醺醺,直吃到夜靜更闌。」《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莫得入去,官府知道,引惹事端帶累我。」
蕭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幽寂冷清。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人己一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對己一律同等看待。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蓋己為侍從臺諫,則能攻宰相之失;己為宰相,則能受侍從臺諫之攻。此正無意無我,人己一視之道。」
半部論語治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初趙普再相,人們說他山東人,所讀只有《論語》而已。太宗因此問他,他回答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見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後比喻未出全力就能辦好事情。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不直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一錢不值」。見「一錢不值」條。01.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士大夫若愛一文,不直一文。」 
有髮頭陀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太學生生活清苦,如同帶髮修苦行的出家人,故稱太學為「有髮頭陀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太學古語云:『有髮頭陀寺,無官御史臺。』言其清苦而鯁亮也。」
依本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太祖益薄其怨望,遂決意不用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 (2)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
孝子慈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克盡孝道奉養父母的子孫。《孟子.離婁上》:「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古人之所謂卜其宅兆者,乃孝子慈孫之心,謹重親之遺體,使其他日不為城邑道路溝渠耳。」也作「慈孫孝子」。
蝶粉蜂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粉面額黃的化妝。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詩:「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塗額藉蜂黃。」宋.周邦彥〈滿江紅.晝日移陰〉詞:「蝶粉蜂黃都褪了,枕痕一線紅生肉。」後比喻為婦女的貞操。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四:「《道藏經》云:『蝶交則粉褪,蜂交則黃退。』周美成詞云:『蝶粉蜂黃渾退了』正用此也。而說者以為宮妝,且以退為褪,誤矣。」
依本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太祖益薄其怨望,遂決意不用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 (2)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