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貧困的生活。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後因直諫被貶華州,759年棄官西行,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築茅屋而居。晚年曾在四川成都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不久又再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最後病卒於嶽陽,享年五十八歲。著作有《杜少陵集》。 風格 歷經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作品多是反映當時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以描述民間疾苦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情懷。其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感情真摯,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杜甫詩中每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他的詩激盪著熱愛祖國、熱愛...
有聲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榛《四溟詩話》卷二:「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有聲有色,乃是六朝家數,與夫『青青河草』不同。」則是形容詩文聲調鏗鏘,辭采茂美。
鬱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茂盛的樣子。《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河草》:「青青河草,鬱鬱園中柳。」
纖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細柔嫵媚的樣子。《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河草》:「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形容枯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形乾瘦。《楚辭.屈原.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戰國策.秦策一》:「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
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敵;北上岸則姚軍必不出關助我。揚聲西行,意在北進,其勢然也。」太宗遂從群議,遣長孫嵩發兵拒之,戰於城,為裕將朱超石所敗,師人多傷。太宗聞之,恨不用浩計。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 (2) 裕:劉裕(西元356∼422),字德輿,小名寄奴,南朝宋武帝。曾為晉朝將,討伐桓玄之亂。又曾討平長江上游割據勢力,統一江南;並兩次北伐,滅南燕、後秦。晉恭帝時篡晉,改國號「宋」,史稱為「劉宋」。 (3) 函谷: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縣西南的關口。東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為險要。戰國時為秦所建,故亦稱為「秦關」。〔參考資料〕 《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自春至冬,數...
駱驛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拔廆為率眾王,又賜金帛。鄧鴻還京師,坐逗留失利,下獄死。後帝知朱徽、杜崇失胡和,又禁其上書,以致反,皆徵下獄死,以鴈門太守龐奮行度遼將軍。逢侯於塞外分為二部,自領右部屯涿邪山下。左部屯朔方西北,相去數百里。八年冬,左部胡自相疑,還入朔方塞,龐奮迎受慰納之。其勝兵四千人,弱小萬餘口悉降,以分處北邊諸郡。南單于以其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始與安國同謀,欲考問之。烏居戰將數千人遂復反,出塞外山谷閒,為吏民害。秋,龐奮、馮柱與諸郡兵擊烏居戰,其眾降,於是徙烏居戰眾及諸還降者二萬餘人於安定、北地。馮柱還,遷將作大匠。逢侯部眾飢窮,又為鮮卑所擊,無所歸,竄逃入塞者駱驛不絕。
經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蠶絲。引申為規劃、治理。《禮記.中庸》:「惟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論曰》:「自後經綸失方,服不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排斥。通「擯」。《戰國策.趙策二》:「六國從親以儐秦,令天下之將相,相與會於洹水之上。」《漢書.卷六四上.主父偃傳》:「(主父偃)游齊諸子間,諸儒生相與排儐,不容於齊。」
潸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淚的樣子。《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紛驚逢羅,潸然出涕。」唐.劉長卿〈新年作〉詩:「鄉心新歲切,天獨潸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