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呆。如:「他什麼事都不做,淨坐在那裡發。」
2.發瘋。如:「她就是那位因失去愛子而發的婦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傻子。
2.瘋癲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的人。《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傳.盧程傳》:「朕誤相此物,敢辱予九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家人自稱。《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家中有一鈷䥈,可令那入內坐上,將三十斤鐵蓋蓋定,下面燒起猛火燒煮,豈愁不死?」也作「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善用墨的書畫家。明.陸樹聲《清暑筆談》:「士大夫胸中無三斗墨,何以運管城,然恐蘊釀宿陳,出之無光澤耳。如書畫家不善使墨,謂之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魏宦者苻承祖的姨母楊氏家貧,及承祖為文明太后所寵貴,親戚皆因其援求利益,獨楊氏不欲,且不受人的饋贈資助。承祖遣人乘車往迎,大哭拒上,故苻家內外皆稱其為「姨」。後承祖敗,有司執其二姨至殿廷致法,楊氏因衣服破敗而免罪。見《北史.卷九十一.列女傳.魏姚氏婦楊氏傳》。
寧養逆子,不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寧願養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也不要養一個愚的孩子。指不聽話的兒子也比傻兒子強,感嘆或抱怨孩子呆愚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呆楞。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他可慣聽,我這莽壯聲,諕他一個掙。」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一折:「天也,好著我又不敢問他,問他名姓,早則是打了個渾身掙。」也作「囈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驚嚇而心中感到害怕,甚至起雞皮疙瘩。例:𠊎一個人行夜路會發驚,所以﹝故所﹞愛尋人做伴。(我怕一個人走夜路會受到虛驚,所以找人陪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思考和記憶退化而變得呆傻笨拙。如:「近來連番遭受打擊,使得他變得有點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