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空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 (2) 降意:屈意、降心相從。〔參考資料〕 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三》引)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將軍,手汙吾足乃敢瞋,作詩一笑君應聞。
除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孝期滿,脫去喪服。《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久之,聶政母死。既已葬,除服。」《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夫死未幾,不忍便相從;可待至晦日,設祭除服,然後成親未遲。」
鑽穴踰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挖掘孔隙,爬越牆垣。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比喻男女偷情。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槐西雜志四》:「然則鑽穴踰牆,即地下亦尚有禍患矣。」亦可比喻偷竊的行為。也作「鑽隙踰牆」、「鑽穴踰垣」、「踰牆鑽穴」。
脅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迫而相從。《書經.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一時迫於脅從,豈所得已?」
萬貫腰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腰纏萬貫」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殷芸《小說.卷六.吳蜀人》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1>,或願多貲財2>,或願騎鶴上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注解〕 (1) 揚州刺史:揚州的地方官。揚州,由於漕運、鹽法的關係,由隋唐至明清,其地繁華冠於全國。 (2) 貲財:資產錢財。貲,音ㄗ。
痛毀極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力的毀謗辱罵。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若先暴白其過惡,痛毀極詆,使無所容,彼將發其愧恥憤恨之心,雖欲降以相從,而勢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為惡矣。」
踰牆鑽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處,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指男女間不合禮法的私愛幽會。《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妾與君無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踰牆鑽隙,何能白首。」
駭人聞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駭人聽聞」之典源,提供參考。 《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為其題目,辭義繁雜,無足稱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將善惡之跡,堙沒無聞。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1>,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2>,然其採擿經史謬誤,為《讀書記》三十卷,時人服其精博。 〔注解〕 (1) 不軌不物:超出常軌,不合法度。 (2) 嗤鄙:輕視、不屑。嗤,音ㄔ。
拜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跪拜祈禱。《西遊記》第一二回:「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道:『好菩薩!好菩薩!』」《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
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唐朝杜佑撰,二百卷。依劉秩.政典而增廣之,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等八門,上溯黃、虞,下迄天寶,博取五經群史,及漢魏六朝人之文集奏疏中有稗得失者,每事以類相從,於歷代沿革,詳為記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