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置之身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之度外」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六年,春二月,吳漢下朐城。天下悉定,惟獨公孫述1>、隗囂2>未平,帝曰:「取此兩子置度外3>。」乃休諸將,置酒賞賜之。 〔注解〕 (1) 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末,公孫述據蜀稱王,後被東漢光武帝所滅。 (2) 隗囂:音ㄨㄟˇ ㄒ|ㄠ。?∼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人。王莽末,據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3) 度:考慮。〔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
枉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薪,不者,將有火患。』主人嘿然5>不應。居無幾何,家果失火,鄉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6>。於是殺牛置酒,燔髮灼爛7>者在上行,餘各用功次坐,而反不錄言曲者。向使主人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無火患。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向使福說得行,則無裂地出爵之費,而國安平自如今。往事既已,而福獨不得與其功。惟陛下察客徙薪曲之策,而使居燔髮灼爛之右。」書奏,上使人賜徐福帛十匹,拜為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桓譚《新論.見徵》。 (2) 徐先生:徐福,漢茂陵人,生卒年不詳。漢宣帝時徐福曾屢次上書言霍氏太盛,宜加以抑制。後來...
前事不忘,後事之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忘記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今後行事的警戒。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條。01.《晉書.卷四八.閻纘列傳》:「漢高皇帝數置酒於庭,欲廢太子,後四皓為師,子房為傅,竟復成就。前事不忘,後事之戒。」 
沉博絕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意旨深遠,內容淵博,文辭華麗。漢.揚雄〈答劉歆書〉:「少不得學,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傳二.胡天游傳》:「時四方文士雲集京師,每置酒高會,分題命賦,天游輒出數千言,沉博絕麗,見者咸驚服。」
醴酒不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設美酒。語出《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初,元王敬禮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及王戊即立,常設,後忘設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比喻主人待客之禮漸衰。《幼學瓊林.卷三.飲食類》:「待人禮衰,曰醴酒不設。」
樂終而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侍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日暮酒闌,合尊促坐...
宣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宮殿名。《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於是上為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內董君。」北周.庾信〈小園賦〉:「觀受釐于宣室,賦長楊于直廬。」
密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密的房間。《南齊書.卷二五.列傳.張敬兒》:「敬兒武將,不習朝儀,聞當內遷,乃於密室中屏人學揖讓答對。」《三國演義》第九回:「允延入密室,置酒款待。」
河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陽,山之南、水之北。河陽泛指河水之北。《文選.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二》:「親昵並集送,置酒此河陽。」
人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的壽命。《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晉.陸機〈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臨觴。人壽幾何?逝如朝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