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9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縷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零離破碎。晉.潘尼〈釣賦〉:「乃命宰夫,此潛鯉,名工習巧,飛刀逞技,電剖星流,芒散縷解。」
傲慢與偏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英國作家珍.奧斯汀著,西元一八一三年出版。書中以兩位青年與一對姊妹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幹,描寫人性中的傲慢與偏見,並對市井人物的矯情、虛飾、荒謬、矛盾,進行尖銳的諷刺,是一部結構嚴謹,炙人口的小說。曾改編成戲劇。
醯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有酸味的醬。《禮記.曲禮》:「炙處外,醯醬處內。」《魏書.卷五二.胡叟傳》:「飯菜精潔,醯醬調美。」
鱸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成細塊的鱸魚肉。唐.李中〈寄致仕沈彬郎中〉詩:「蓴羹與鱸鱠,秋興最宜長。」也作「鱸」。
熊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熊的足掌。脂肪多,味道美,是極珍貴的食品。《文選.枚乘.七發》:「熊蹯之臑,勺藥之醬。」三國魏.曹植〈名都篇〉:「鯉臇胎鰕,寒鱉炙熊蹯。」也稱為「熊掌」。
清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加調味料而沒有菜的湯。《水滸傳》第二四回:「奴家親自安排與叔叔吃,不強似這夥腌臢人安排飲食,叔叔便吃口清湯,也放心得下。」《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一大碗火腿蝦圓雜,又是一碗清湯。」
思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張翰因見秋風起而思念故鄉吳地所產的菰菜、蓴羹、鱸魚等,有所感觸而辭官歸鄉。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張翰傳》。後用以比喻不慕官位,思鄉歸隱。宋.陸游〈枕上作〉詩:「采若未能浮楚澤,思鱸猶欲釣吳松。」也作「思蓴」。
流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傳。如:「莎士比亞的戲劇,炙人口,流播久遠。」
暴君焚城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作者為波蘭的顯克微支,是一部炙人口的歷史小說。內容描寫羅馬帝國與新興基督教勢力間的衝突,作者將暴君迫害基督教的暴行,及信徒們不屈不撓的殉道精神,以對照的手法表現出來,在經營莊嚴和悲劇氣氛上相當成功。也譯作「你往何處去」。
場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治場圃的人。《孟子.告子上》:「今有場師,舍其梧檟,養其樲棘,則為賤場師焉。」明.高攀龍〈六生社草序〉:「如農夫之言稼,場師之言植,宜其言之旨,而炙天下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