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1.4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肢的一部分,位於肩膀與下之間。也稱為「上膊」。
雙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裂力學領域中的重要參數,應力強度因子K,無法由實驗直接測得,僅能藉由與此值相關之可量測值(如位移、應變、柔度…)計算而得。而雙懸梁試件DCB(如圖)即為實驗上間接量測應力強度因子K而設計之實驗試件。藉由DCB極易量得之柔度C與應力強度因子K間之關係:
  
  可計算出應力強度因子K,作為數值理論之驗證試件。此處,B表試件寬度;E為楊氏模數;而柔度C為距裂縫端a處之位移v和所施加外力P之比,C=v/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河北地區仿效猿猴動作的拳法。特點是勁由背發,經肩和肘而圓滑到達手指。進攻的姿勢較高,手法迅速,拳法豐富。其流派有白猴通拳、通背拳、少林通拳、五行通拳、劈挂通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丹青刺繪於手作為裝飾。《史記.卷四三.趙世家》:「夫翦髮文身,錯左衽,甌越之民也。」唐.司馬貞.索隱:「錯亦文身,謂以丹青錯畫其。」
花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prodon schlegelii (Günther, 1859)
體卵形側扁,背鰭無特別延長之鰭條;舌上及內翼狀骨具有毛絨狀齒;雄魚粉紅色,背鰭硬棘部近後方有大形黑斑;雌魚呈黃紅色,體背有3、4個暗褐色不規則斑。雄魚可達35公分,雌魚可達25公分。
南日本、台灣、澳洲、夏威夷及智利均有分布。
棲息於沿岸以迄深水處之岩礁區域,通常以手釣或以拖網捕自較深水處。體色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如上述。
供食用,美味。
T0000000001--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T0000000020--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T0000000101--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T0000000090--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T0000000111--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T0000000116--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T0000000171--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T0000000423--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T0000000319--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T0000000424--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T0000000351--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T0000000430--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T0000000425--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九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人多次斷,經使用各種方法醫治後,自己也成了良醫。後比喻閱歷多,經驗豐富。《楚辭.屈原.九章.惜誦》:「九折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紅螯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紅螯蟹,英名Red-clawed crab。頭胸甲寬約3公分,略呈方形,寬度稍微大於長度,前後彎曲,表面平滑,前緣、後緣及側緣均平行,胃區和心區有微笑形的凹痕,肝區有兩條長形的凹陷,鰓區有數條斜向後緣的細紋,前側緣除眼後齒外無齒。前額寬,額緣平整向下折彎。雄蟹的螯腳強壯且左右不等大,表面光滑,兩指末端內彎,尤以可動指彎曲的很厲害,咬合緣有細鋸齒。步腳側扁,強而有力,長節前緣近先端處有1棘,前節有許多棘粒,腕節、前節和指節具有長剛毛。身體以灰黑色為主,有的呈墨綠色、橘黃色、黃色、棕褐色至綠褐色,雄蟹和成熟雌蟹的眼柄、頭胸甲前緣和側緣有時呈黃色至橘紅色,螯腳呈鮮紅色至紅褐色,指部漸呈淡黃色;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張手。如:「展舒胸,呼吸新鮮空氣。」
盟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破手,歃血為盟。語出《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初,公築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而以夫人言,許之。割盟公,生子般焉。」後用以比喻男女相愛,私自訂立婚約盟誓。也作「割盟」、「割以盟」。
Dendrochirus biocellatus (Fowler, 1938)
頭部棘棱發達具有數個小皮瓣,鼻部有2條延長如帶狀的皮瓣;口大,端位斜裂,下頜稍突出。背鰭長度長,約與體高相等,鰭棘部鰭膜深裂。胸鰭長而寬,下部鰭條分支。魚體底色為紅色,其上散有暗色不規則蠕形斑紋,胸鰭上有3~4條黑色橫帶,尾鰭上佈滿橫行的斑紋點。背鰭之軟條部位有2~3個大型眼斑,是辨認此魚最明顯的特徵,故被稱為「雙眼斑」多簑鮋,屬於中小型鮋科魚類,體長約10~12公分左右。
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及台灣東北部海域。
生活於淺海海域之岩礁區,夜行性,日間休憩於岩礁洞穴中,夜間游出活動,覓食小型甲穀類,鰭棘有劇毒可禦敵。
造型及色彩豔麗,是水族館中相當受人喜愛的觀賞魚,為少見的獅子魚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