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尾大難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尾大不掉」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陳、蔡,不羹。使弃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穀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賴之。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弃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王曰:「國有大城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亳實殺子游,齊渠丘實殺無知,衛蒲、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五裂四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6>,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注解〕 (1) 魏:戰國時的一國。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與:接近、親近。 (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5) 趙: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6) 韓: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分晉後建立的國...
學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藝或學業修習完畢,且有所成就。《文明小史》第三六回:「莫如入陸軍學校,學成了倒還有個出身。」
東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清代以來至抗戰時期,常稱日本為東洋。如:「東洋貨」、「東洋人」。《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我已替你想出一條路,莫如逃到東洋,那裡有我幾個熟人,你去投奔他,自然妥當的。」也稱為「東瀛」。
事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王之賢,天下莫能當2>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則諸侯莫不南面3>而朝於章臺4>之下矣。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故為王至5>計,莫如從親6>以孤秦。大王不從親,秦必起兩軍:一軍出武關;一軍下黔中。若此,則鄢、郢動矣。臣聞治之其未亂,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後憂之,則無及已。故願大王之早計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非子.人主》。 (2) 當:音ㄉㄤˇ,通「擋」,匹敵、抵抗。 (3) 南面:鮑彪注:「『南』作『西』。」秦國居戰國版圖之最西,故以「西面」指向秦國稱臣。 (4) 章臺:戰國時秦王所建的亭臺。地約當在今陝西省長安故城西南。 (5) 王至...
忞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不了解的,不明白的。漢.揚雄《法言.問神》:「傳千里之忞忞者,莫如書。」
樹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培植人才。《管子.權修》:「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高枕勿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千載一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載一時」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楚策四》1>虞卿謂春申君曰:「臣聞之《春秋》,於安思危,危則慮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為主君慮封者,莫如遠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後不免殺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後王奪之。公孫鞅,功臣也;冉子,親姻也。然而不免奪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於齊,邵公奭封於燕,為其遠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趙怒深,故君不如北兵2>以德3>趙,踐4>亂燕,以定身封5>,此百代之一時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齊則魏。魏、齊新怨楚,楚君雖欲攻燕,將道何哉?」對曰:「請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對曰:「臣請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注解〕 ...
末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尾大不掉」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陳、蔡,不羹。使弃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穀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賴之。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弃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王曰:「國有大城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亳實殺子游,齊渠丘實殺無知,衛蒲、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