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班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2. Cangelosi:班規是指教師認可的行為和禁止的行為,最好是以正面行為來敘述,因為班規訂定後,教師和學生都會很認真地遵守,所以班規的訂定,其語義要明確。3. Canter:班規市教師對學生行為的期望。教師對學生行為很多,教師應從中選出最重要的三至五條,並以可觀察的具體行為訂定。故班規事班級中的社會規範,是為班上學生的行為規範設定限制的,用以引導學生能自動自發地限...
擬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想訂定。[例]這個工程已經按照擬訂的日期開始動工了。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各學習領域的學習,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益。 課程目標為實現上述理念,本課程涵蓋認知、技能與情意等向度,訂定下列課程目標: (1)導引學生瞭解資訊與網路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與網路科技技能,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展示與溝通的能力。 (4)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邏輯思維的習慣,以有效解決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問題。 (5)導引學生瞭解資訊倫理、資訊安全及資訊相關法律等相關議題。 (6)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正確態度,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人文關懷...
班級常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004):1.教師在制定班級常規的過程中,應該仔細考量學生的年齡、成熟度與背景。2.班級常規的訂定要注意程序原理,並且確保班級所有學生熟知相關的規定。3.訂定班級常規的過程中,要考量學校的文化環境並分析環境所產生的影響。4.班級常規要符合具體、明確、扼要、可行的原則,避免模糊繁雜、不切實際。5.教師應該多方地參酌其他教師所規範的班級常規,並廣徵教師同仁的意見。6.班級常規在促進學習,教師應激勵學生因受罰而需改正行為的意願和動機。7.運用信函、...
自學輔導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評量成績:當自學完成之後,教師便收繳報告或作業,或由學生交換訂正,或實施共同訂正,或由教師個別訂定,然後將訂正結果分發給學生,必要時定要實施補救教學,以增進學習效果。 注意事項1.自學輔導法要使學生明瞭學習目的,才能激發其強烈之學習興趣。2.使用自學輔導法時,需與其它之教學方法相互配合,方能擴大教學實效。3.實施自學輔導前,教學環境之佈置及學習氣氛之培養至為重要,因此適當的物質環境及精神氣氛有助於自學。4.自學時間的適當分配,也是學習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可根據學生年齡之大小和教材長短,而做合適之分配。5.教師輔導學...
蹈矩循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規蹈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循規蹈矩」之循、蹈都有遵行、實踐的意思。規、矩則是指圓規和角尺,是訂定方圓的工具,引申為標準、禮法。所引典源《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裡,記載了皇太子出席宴會,入座後上酒,樂工演奏的歌辭第三章,大意是說:以禮來整治天下,使能共同輔佐朝庭。每一個人都能應規蹈矩,操行貞固;以音樂來教化天下,使能和睦風氣廣布,每一個人都能過著唱歌跳舞的快樂生活。後來「循規蹈矩」的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用來形容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循規蹈矩」較早的書證如《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雖是卑淺,然卻是循規蹈矩,要做事業底人,其心卻公。」
教學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學得力之作,該書中特別提及教室生活猶如「群眾」(crowd)一樣,教師要控制一群學生(群眾),並須訂定明確的規範,並運用其權威發揮其影響力,使學生心無旁鶩,能專注學習,學生在此環境下生活,自然而然學到了遵守規範和應付權威,構築了學校教學的社會化功能。基本上教學社會學和傳統教學社會學研究之取向不盡相同,就其研究方向而言,前者受到現象學理論影響,偏重於「微觀」和「實質」研究;後者受到實證主義理論的影響,偏重「鉅觀」和「量化」研究,直到1970年代新的教育社會學興起,才有所調整;其次就其研究內容而言,前者偏重師生關係、學校文...
自我調整方案(self-modific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或改變的目標行為。 自我調整方案之五步驟1. 選擇目標:在開始階段,先明確指出想要的改變,一次只能訂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必須要可量化、可達成、積極正向、對個案有重大意義、符合現實。2. 把目標轉換為標的行為:選定標的行為,並準備面對可能的困難,並思索如何克服。3. 自我監控:仔細且系統性地觀察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觀察自己的後設認知,並撰寫行為日記,每天記錄自己發生的特定行為,並記下相關的原因和結果等細節4. 實行改變計劃:設定能夠帶來實質改變的行動計劃,並在改變計劃中,加上一些自我增強技術,個案可以持續實施自我增強,直到...
班級經營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儕間的互動機會,促進和諧的學習氣氛。 (二)秩序管理經營策略 依照班級特色,與學生進行討論,一起訂定符合上課需求的規定。執行過程中,教師進行秩序常規的指導,並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對於違規學生的不當行為,教師適時的處理,並視情況進行輔導。 (三)班級環境經營策略 規劃整體活動空間,創造愉快學習情境。包含物質環境的安排(如:桌椅的排列、座位的安排、動線的規劃、採光、通風......等)與情境的布置(如:佈告欄、多元學習角、教學情境布置、學生作品展示......等),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 (四)班級教學經營...
融合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共教育,即使對於障礙兒童。 學校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容納他們於普通班接受指導;其次學校和孩子的父母合作訂定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IEP可能包含其他相關的服務,便提供適當的機會使孩子 能達成所預期的學習目標。>四大要點:   1讓特殊兒童就讀普通。   2提供融合教育之普通班或學校足夠且適宜的支援。   3需針對特殊學生提出個別化教育計畫。   4讓普通學生與特殊學生均蒙其利。>相關法條:   特殊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