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獻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供計策。[例]由於企劃單位精心的謀劃獻策,使得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
借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代人謀劃設計。參見「藉箸代籌」條。《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與人設謀曰借箸。」唐.杜牧〈河湟〉詩:「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也作「藉箸」。
摘句尋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章摘句」之典源,提供參考。 《吳書》(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咨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對辯捷,權為吳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吳王頗知學乎?」咨曰:「吳王1>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2>,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3>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注解〕 (1) 吳王: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經略:經營謀劃。 (3) 效:取法。
風雨調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調雨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調雨順」的意思是風雨及時而適量。這個成語可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典源出自《六韜》。《六韜》記載太公姜尚與周文王、武王商討如何推翻商朝的謀劃內容,共有六篇。前二篇文韜、武韜為政治的戰略,後四篇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則是軍事的戰略。《舊唐書》有一段《六韜》佚文記載:武王伐紂,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馬車,後面跟著二人騎馬,到營帳前求見武王。武王覺得很奇怪,就問太公姜尚,太公說:「他們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們是前來接受派遣的。」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
運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劃,制定計策。《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
前事不忘,來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一.過秦下》。 (2) 成事:已成的事。指過往的事。 (3) 美同:有美而同。 (4) 圖:謀劃、打算。〔參考資料〕 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空拳赤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赤手空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赤手空拳」係由「赤手」及「空拳」二語詞組合而成。 「赤手」見用於宋.蘇軾〈送范純粹守慶州〉詩,詩中「當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兩句,是寫當年范仲淹奉命經營謀劃陝西時,曾經空手降伏老虎。 「空拳」則早在漢.桓寬《鹽鐵論》就已經看到,記錄漢昭帝時賢良文學之士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爭論鹽鐵酒專賣制度存廢問題的對話。〈論勇〉一文說:「使專諸空拳,不免於為禽。」是說春秋吳人專諸效命於公子光,他將匕首藏在魚肚裡,藉口送魚趁機刺殺了吳王僚,隨即被吳王僚的部下給殺死。說明即使是專諸這麼有能力的人,如果手上沒有任何東西,也免不了被捉的命運。事實上,「赤手」就是「空拳」...
前事不忘,後代之元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一.過秦下》。 (2) 成事:已成的事。指過往的事。 (3) 美同:有美而同。 (4) 圖:謀劃、打算。〔參考資料〕 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籌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籌劃、謀劃。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齣:「誰人慣馬能征戰?誰居帷幄能籌筭?」
燕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出《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後比喻為子孫謀劃,或輔佐君王。《後漢書.卷三六.鄭興傳》:「昔張仲在周,燕翼宣王,而詩人悅喜。」《周書.卷七.宣帝紀》:「朕以眇身,祗承寶祚,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