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3.2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經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謀劃、安排。《戰國策.楚策一》:「夫以一詐偽反覆之蘇秦,而欲經營天下,混一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謀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謀劃、計劃、策劃
精打細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細地謀劃打算。如:「家庭主婦量入為出,總是精打細算的過日子。」
有條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有條不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盤庚欲從河北遷都至河南,引起臣民不悅,內容是一篇盤庚安民的訓辭,他說:我如今遷都,並非荒廢了先王的美德,只是你們隱藏了這個美德,不畏懼我這個君王。我內心非常清楚,只是拙於謀劃,以致造成你們的過失。就像網要繫在綱上,才能條理分明而不雜亂;農民從事田耕,只有努力耕作才會有豐收的道理一樣。後來「有條不紊」被用來指條理分明,有次序而不雜亂。
周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質到曹營。孫權與周瑜及其母商議,當時張昭等人建議接受曹操的要求,周瑜卻堅決反對,其為東吳集團的長遠謀劃,由此可見一斑。  206年 ,周瑜督孫瑜等討伐麻、保兩處賊兵,俘虜萬多人,後還守官亭。後來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領千人進柴桑,周瑜追討擊,生擒鄧龍。208年春天,孫權討伐江夏,周瑜為前部大督。  208年秋天,曹操率軍南侵,佔領荊州,曹操向孫權進逼。大軍壓境之際,周瑜自薦以三萬精兵抵抗曹軍。孫權命周瑜及程普等領三萬人抗曹,途中在赤壁兩軍遇上,曹操軍因有疾病,又不習水性,初戰便敗退,曹操引軍至江北。周瑜便與聯盟劉備軍在南...
謀定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劃完畢才開始行動。如:「凡事皆須謀定後動,才不會顧此失彼。」也作「謀而後動」。
尋章摘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書》(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咨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對辯捷,權為吳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吳王頗知學乎?」咨曰:「吳王1>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2>,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3>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注解〕 (1) 吳王: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經略:經營謀劃。 (3) 效:取法。
策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盤算、謀略、謀劃、打算、計劃、籌劃、策動
藉箸代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箸,筷子。籌,籌劃。「藉箸代籌」指借所用的筷子當籌碼來計量規劃。語本《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後比喻代人謀劃策略。如:「如果經理如不嫌棄,我願藉箸代籌,略盡棉薄之力。」
計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暗中謀劃,對付他人。如:「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要背後計算別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