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70.40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粢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黍稷釀製的酒。《禮記.禮運》:「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唐.孔穎達.正義:「粢讀為齊者,案爾雅云:粢,稷也。作酒用黍不用稷。」
日治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指臺灣被日本統治的年代。清末甲午戰敗,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割讓臺灣給日本,民國二十六(1937)年發動侵華戰爭,至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臺灣乃告光復。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因抗拒日本殖民,亦有將這段時期解讀為日本占據臺灣。參見「日據時代」條。
吱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方言。指吭聲、說話。或讀為ㄗ ㄕㄥ zī shēng。
攣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蜷曲不能伸展。宋.陸游〈養生〉詩:「攣躄豈不苦?害猶在四支。二豎伏膏肓,良醫所不治。」或讀為ㄌㄨㄢˊ ㄅㄧˋ luán bì。
黏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著緊貼。《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則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句下漢.鄭玄.注:「溓讀為黏,謂泥不黏著輻也。」
憤怒痙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小兒常見病症。在大哭後會突然停止呼吸、臉色發紫、失去意識而引起全身痙攣,持續時間在一分鐘以內。神經質和過分受到呵護的幼兒易患此症,隨著年齡增長便會自然痊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小。同「罷」。漢.揚雄《方言》卷一○:「矲,短也。……桂林之中謂短矲;矲,通語也。」參見「矲矮」、「矲雉」等條。或讀為ㄅㄞˇ bǎi。
婼羌(若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贛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分布於江西省及湖北省東南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故稱為贛語。贛語自身的特點並不突出。語音特點為古濁塞音和塞擦音多數讀為送氣清音;舌尖塞擦音只有平舌,沒有捲舌;聲調有六個調類;入聲保留〔t〕、〔k〕兩促音輔音韻尾。
鮮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的。後來「不得要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無法掌握要點或主旨。「要領」本來指「腰領」,後來轉讀為重要之「要」,遂讀四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