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2~1916)原名軫,字廑吾,一字克強,湖南長沙人。為清末革命健將,欽廉、黃花岡諸役,均親為指揮。辛亥之役,率軍奪取武漢三鎮,被推為軍政府大元帥。二次革命失敗後,遊日、美等國,民國五年反袁軍起,復回國從事於護國軍及舊國會議員之連絡。是年十月,病逝上海。著有《黃克強先生全集》。
|
八旗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滿洲部族民籍與軍隊相結合的組織。初編三百人為一牛彔,設額真一人,後又定戶籍、設八旗,每五牛彔設一甲喇額真,五甲喇額真設一固山額真,每固山額真設左右梅勒佐之,以各掌其戶籍及軍政。見清.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八旗都統》。
|
南北和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民國七年北京政府徐世昌,南方軍政府岑春煊,雙方派人於上海開會議和,但遭到皖系軍閥段祺瑞破壞,未能達成協議。
|
臺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以三臺星象徵三公之位,故以臺司指三公等輔佐君王掌握軍政大權的重要官員。見《後漢書.卷三○下.郎顗傳》章懷太子注引《春秋元命包》。《文選.羊祜.讓開府表》:「臣昨出,伏聞恩詔,拔臣使同臺司,臣自出身已來,適十數年,受任外內,每極顯重之地。」《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時粲位亞臺司,公年始弱冠。」
|
方面兼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面,獨當一方軍政重任的官職;兼圻,清代總督兼轄二或三省,故稱為「兼圻」。「方面兼圻」泛指任總督、巡撫。《老殘遊記》第六回:「你想,這個玉太尊不是個有才的嗎?只為過於要做官,且急於做大官,所以傷天害理的做到這樣!而且政聲又如此其好,怕不數年之間就要方面兼圻的嗎?」
|
護法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六年,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任總理,恢復「約法」,恢復舊國會。其後,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總理職,引致「張勳復辟」事件,事件平息後,國務總理段祺瑞不允許國會恢復,對內實行武力統一政策。國父孫中山於廣州組織軍政府,親任大元帥,號召護法,舉兵北伐,稱為「護法戰爭」。
|
相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詆毀。《莊子.天下》:「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元史.卷一六三.李德輝傳》:「況復軍政不一,相訾紛紛,朝夕敗矣,豈能成功哉!」
|
烏里雅蘇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杭愛山西南麓,舒魯金河北岸。海拔約一千八百二十五公尺。東通庫倫,西達科布多,自古為軍政中心,是科布多盆地東部重鎮。
|
蕭太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53~1109)原姓拔里氏,遼太祖改賜蕭姓,故姓蕭。名綽,遼景宗后。聖宗立,攝國政,上尊號稱承天皇太后。明達治術,習知軍政,澶淵之役,指揮三軍,與宋簽訂澶淵之盟,小說戲曲中多傳其事。卒諡宣獻。
|
簡牘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門以簡牘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除了著重在簡牘的型制和規格的研究外,藉著簡牘中的內容,可作史料的整理。以簡牘發現的時代、地域,可推論古代軍政、文化、商業的交流情形。簡牘上記載的文字,是文字學的研究範圍,可作為校讎的資料。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