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開、散開。《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爾乃羲和亭午,遊氣高褰。」北魏.道元《水經注.江水注》:「自非煙褰雨霽,不辨見此遠山矣。」
遊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玩與休息。北魏.道元《水經注.潁水注》:「道路遊憩者,惟得餐飲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斜行。《書經.禹貢》:「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迆北會于匯。」北魏.道元《水經注.河水注》:「大河右迆,東注漯水矣。」
逼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極像真的。北魏.道元《水經注.沔水注》:「山石似馬,望之逼真。」唐.韓愈〈春雪間早梅〉詩:「那是俱疑似,須知兩逼真。」
世說新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2)劉孝標的注本備受推崇,但許多引用書本大都不復見。在四庫全書中也稱譽劉孝標能與裴松之三國志注、道元水經注、李善文選注等齊名。 參考書目註1 葉慶炳(1987)。中國文學史,頁307-308。台北:學生書局註2 徐震堮(1989)。世說新語校箋,頁2-3。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湛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水深的樣子。北魏.道元《水經注.清水注》:「寺左右雜樹疏頒,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
假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即使、縱然。《南齊書.卷五二.文學傳.崔慰祖傳》:「假使班、馬復生,無以過此。」《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假使蘇秦、張儀、陸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也作「假饒」、「假如」、「假若」。
揚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故意宣揚,散布某種言論。《戰國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揚言與秦遇,魏王聞之,恐。」《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卻被皇甫揚言於西涼人曰:『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為賊黨,後患不淺。』西涼人多有聽之言,軍心漸渙。」
重巖疊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岩峰巒重疊、險峻。北魏.道元《水經注.江水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藉箸代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箸,筷子。籌,籌劃。「藉箸代籌」指借所用的筷子當籌碼來計量規劃。語本《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後比喻代人謀劃策略。如:「如果經理如不嫌棄,我願藉箸代籌,略盡棉薄之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