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推拉步;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步名。常見於墨西哥、瑞典等地之推拉舞。是2/4拍之不均等步,身體需低下半蹲,上身垂直,在原位不移動位置。全部動作需四拍:一、左足單足原地跳,右足前踢後足踵著地,二、右足單足原地跳,左足前踢後足踵著地,三、同第一拍動作,四、同第二拍動作,停半拍。然後由左足起做相同動作,通常推拉步是成對的,左右各做一次共四次,以慢、慢、快、快、慢的動作進行,有時候,最後半拍不休息,繼續做快動作。身體動作除需半蹲外,雙手通常插腰,或牽手與肩同高,有時雙手前平舉,並配合節奏前後擺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薄金屬片製成,邊緣呈銳齒狀的切割工具,主要用來斷木材、石材、金屬等。例:仔係木工少毋得个一種工具。(子是木工少不得的一種工具。)
焦黑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頜骨前端外側有2對頜聯合齒;頜骨、鋤骨及腭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體被大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27-28,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2.5;胸鰭腋部,通常有一或二片的大鱗片。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軟條15。臀鰭有硬棘 IV ,軟條12-13;腹鰭硬棘 I ,軟條 5-8 (通常為7 ) ;尾鰭深叉形。體與各鰭呈淡橘紅色而略帶灰色,體側鱗片具深藍色或黑色緣;奇鰭的外圍為黑色。
臺灣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裂斜;主上頜骨長未端達眼後緣;頜骨、鋤骨及腭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體被大型櫛鱗;側線完全。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軟條14。臀鰭有硬棘 IV ,軟條12;腹鰭硬棘 I ,軟條 5-8 (通常 為7 ) ;尾鰭深叉形。各鱗片中央為銀粉紅色,周緣則為暗紅色;鰓膜後緣具黑色帶,僅延伸至眼睛下緣的水平線之上;背鰭硬棘部之上半部為鮮紅色,背鰭軟條部及臀、腹及尾鰭的領頭鰭條為白色,臀、腹及尾鰭續接1條紅色寬帶,背鰭軟條部會形成1個大紅斑塊。
伊氏尾鯊或依氏蜥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leus eastmani (Jordan and Snyder, 1904)
尾鰭前尾部並不明顯側扁,吻端呈窄拋物線狀;鼻孔前吻長短於眼前後徑;眼近乎側位,眼眶不具明顯之隆脊;唇溝頗長而不與口角連接。腹鰭小,腹鰭與臀鰭間距遠短於臀鰭基底長;臀鰭窄長而短於兩背鰭間距。體背及尾鰭部具不明顯之鞍狀暗斑,背鰭及尾鰭鰭尖白色,口裂部淺色。體形小,成魚可成長至40公分。
出現於西北太平洋之日本、東中國海、越南,臺灣北部沿海偶而可由底拖網所漁獲。
在日本海域是經常出現的種類,不過目前為止對牠生態習性的瞭解十分有限,只知其為底棲性種類之一,雌、雄經常分開棲息,日本漁獲的個體大部分為雌魚,卵生,每胎產卵2枚,卵筴長6公分寬1.6公分。
因體形小因此不具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貓鯊科或貓鮫科(Family Scyliorhinidae),Cat Sharks
腕海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腕海星Asteropsis carinifera,分布於水深1-5公尺左右的礁岩區。直徑約10~20公分。通常為5隻腕足,腕的切面略呈三角型,身體邊緣變薄且圍有一排棒狀棘刺,身體背面腕中線的龍骨板上有一列棒狀棘。體表包有厚皮膚。在顯微鏡下,背、腹骨板上有許多細凸瘤。腹板及背板都呈縱向及橫向排列。皮鰓區被皮膚蓋住,不明顯。篩板1個,裸露。肛門位於身體中央,被許多短棘包圍。具二列發達的管足,乾標本的管足亦十分明顯。僅兩列溝棘,第1列溝棘大多4個一組,第2列溝棘大型呈棒狀,且僅單個存在。

尾副革單棘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側扁而高。吻短,上緣線平直。眼大。鰓孔小,完全垂直,所有開口在體中線上方; 胸鰭在此線下方。恥骨不延伸至體表; 背棘無突起或小棘;尾柄上具向前延伸至臀鰭中央上方的極長剛毛,尾柄每側具4個倒棘;鱗片發育不好或幾乎無鱗,肉眼不易觀察,僅染色可見鱗片分布於頭上方;腹部側線與尾柄上每一鱗片具一隆起,無小棘存在,但尾柄鱗例外。背鰭第I硬棘弱,位於眼後緣正上方,棘全長被一延伸至背鰭軟條起點之棘膜包住;第二硬棘極小,不易發覺;無腹鰭;無腹鰭膜。體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體中央具四條垂直稍斜之黑褐色帶,第一條在眼上方,中央兩條在體中央自背鰭延伸至腹部漸變細,最末條在背鰭軟條後端向下延伸,但不至腹部;第三條褐色...
鑢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銼刀。用鋼鐵製成,上面有細齒,可用來磨銅、鐵、竹、木等物品的工具。
紋枯葉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25-27mm,體型壯碩;雄蟲觸角長雙櫛齒狀,雌蟲者短雙櫛齒狀;頭、胸與腹部棕色至深棕色,隨個體有差異,腹部末端著生毛束;前翅寬大,前緣與外緣分別向外彎,底色深棕色,前中段與中段間俱有一淡色圓斑,中線與後中線黑色呈齒狀,後者較為明顯,後者外側至亞外緣間呈褐色調,亞外緣段於各脈間具有黑點斑,斑塊外側帶有銀灰色邊暈;後翅褐色無明顯紋路。外觀近似臺灣紋枯葉蛾(D. taiwanus),然該種色調偏灰褐色且前翅後中線齒程度甚於本種,而可做辨識。
台灣紋枯葉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紋枯葉蛾Derdrolimus taiwanus (Matsumura, 1932)屬於台灣特有種,主要分佈於台灣中部山區,根據(Fu & Tzuoo, 2004),成蟲出現於4~11月間,成蟲數量不多。成蟲主要特徵為:體色紅褐色,前翅中室有一白色小斑點,月牙形暗褐及灰白色雙中線;外線為暗褐色成齒狀,其外側灰白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