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滴石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譯3 故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 「水滴石穿」出自宋代《鶴林玉露》卷十《一錢斬吏》。 語譯 長時間的滴水就可以將石頭滴穿。後來人們用其比喻力量雖然細微,但積蓄長久之功,就可以成就大事。水滴不斷的滴落,久了之後可將石頭穿透。用以比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不懈就能夠成功 故事宋朝有一個叫張乖崖的人,曾任崇陽縣縣令。一次,一個官吏從存錢的府庫中出來時,頭巾中藏有一枚錢,被張乖崖發現了。經過盤問,那個官吏承認是從府庫中偷來的。於是,張乖崖下令杖打他。官吏很不服氣,說:「偷一枚錢有什麼了不起,卻...
甘拜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在宥》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
掛一漏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顧及者少,遺漏者多。宋.文天祥〈與游提刑汶〉:「相望二千里外,明月此心,墾墾側釐,掛一漏萬。」也作「挂一漏百」、「挂一漏萬」。
日久彌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長久的時日,不但沒有衰敗、陳舊,反而更新、更好。指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如:「孔子的學說,數千年來,盛行不衰,日久彌新。」
飢不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但因為欠缺一個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使得長久處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人一樣急切,所以若是齊國在此時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飢不擇食」這句成語,就從「飢者易為食」演變而出,用來指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亦用來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
兵荒馬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兵戈擾攘,兵馬倥傯,兵連禍結反義:天下太平,太平盛世,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辨似: 「兵荒馬亂」及「兵連禍結」都用來形容戰爭的動蕩不安。 「兵荒馬亂」側重於描述戰爭所造成的慌亂景象;「兵連禍結」側重於接連不斷的戰爭使得災禍接連不斷。 兵荒馬亂 兵連禍結 辨似例句 ○ ㄨ 這一路上~,誰也沒把握說一定逃得出來。 ㄨ ○ 這地區長久以來因為種族問題而~。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返光透過深林密枝,照射在青苔之,上更襯托出環境的幽美,反景以逆筆得趣。作者就沉浸在這樣靜謐的氛圍中,長久體味著寧靜的趣味。詩人意在寫靜,攝取了兩個極微的動態:空山人語和夕陽返,這一瞬間的動感又在出無限的靜意。 《竹里館》 (輞川集第十七首)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輞川絕句多從客體著筆,描寫環境的空幽。這首全從主體入手,寫人與大自然獨處的樂趣。作者坐於叢深處,彈琴長嘯。嵇康彈琴,孫登(晉隱士)長嘯,他們似乎還想要人知道,王維?寫彈琴長嘯,人都不知,祇有明月自相照。情趣的然,自然呈現。 《九月九日...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井井有理注音︰ㄐ|ㄥˇ ㄐ|ㄥˇ |ㄡˇ ㄌ|ˇ漢語拼音︰jǐng jǐng yǒu lǐ釋義︰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 01.《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嚴嚴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終始也,猒猒兮其能長久也。」(源) 02.宋.陳亮〈與周立義參政書〉:「若置之繁難之地,必能隨機處置,井井有理。」 參考詞語︰井井不亂注音︰ㄐ|ㄥˇ ㄐ|ㄥˇ ㄅㄨˋ ㄌㄨㄢˋ漢語拼音︰jǐng jǐng bù luàn釋義︰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 01.宋.朱熹〈答陸子美〉其一:「向下所說許多道理,條貫脈絡,井井不亂。」 參考詞語︰井然有序注音︰ㄐ|ㄥˇ ㄖㄢˊ |ㄡ...
歷久彌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長久的時間,不但沒有衰敗、陳舊,反而更新、更好。如:「儘管他們結婚已經二十年,夫妻間的感情卻歷久彌新。」
各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千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