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4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時移事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代改變,世事也跟著移易。元.施惠《幽閨記》第二二齣:「說甚麼宦室門楣,寒士尋常,望若雲霄,時移事遷,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也作「時移事改」。
氣沖霄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勢充盛,直上雲霄。形容大無畏的精神和氣概。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氣沖霄漢,命不濟枉長嘆。」
節上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外生枝」之典源,提供參考。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毘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
鼓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鼓的聲音。[例]廟會的鼓聲咚咚,響徹雲霄,好不熱鬧!
志陵雲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壯志凌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陳思王曹植曾作〈學宮頌〉來表彰孔子的德行和事蹟。文中提到孔子不只胸中充塞仁義,更能將仁義之說,推廣於天地之間;至於他的志向更是豪邁得直上雲霄。由於他這種秉持仁義的德行和高超陵雲的心志,使得隨他學習修行的三千學生,個個都是傑出賢能的人才。〈學宮頌〉的原文為「志陵雲霓」,陵是登上或升上的意思,文獻上多通作「凌」,後人常說「凌駕」於某某之上,用的就是這個意思。雲霓高掛天空而無上,因此志陵雲霓就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志非常雄壯、高遠。「壯志淩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志氣高遠。
臨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風。如:「大夥兒臨風高歌,聲音響徹雲霄。」
志氣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氣超越雲霄。形容志向宏遠,意氣昂揚。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四折:「我如今狀貌堂堂,威風赳赳,志氣凌雲。」《孤本元明雜劇.陳倉路.頭折》:「志氣凌雲貫斗牛,老當益壯鬢霜秋。」
凌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凌駕雲霄。三國魏.曹植〈節遊賦〉:「建三臺於前處,飄飛陛以凌虛。」唐.張文琮〈賦橋〉詩:「星文遙寫漢,虹勢尚凌虛。」
激忿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趾,江城連始興。繡衣當節制,幕府盛威稜。勿憚九嶷險,須令百越澄。立談多感激,行李即嚴凝。離別胡為者,雲霄遲爾昇。 〔注解〕 (1) 膺:胸、內心。 (2) 長策:良好的計策。
餘妙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是用「餘音繞梁」形容王小玉迴環轉折,直入雲霄的高妙唱工,後世在使用此一成語時,即以這個語義為主。但有時亦見用來形容話語的意味深長,如清代賀裳在《載酒園詩話》中評論歐陽修的古詩:「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談,亦其得也。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梁之意。」則是說歐陽修的敘事詩雖洋洋灑灑、滔滔不竭,但可惜意味不夠深遠,所以「意隨言盡」,沒有餘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