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47.3684 ms
共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巴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雲南一帶少數民族。管身為竹製或木製,共有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一端側面開吹孔,內裝有銅質簧片,演奏時橫吹。音色柔美,常用於獨奏、合奏、舞蹈和敘事歌等說唱伴奏。彞族紅河區流行直吹巴烏及雙管巴烏兩種。
|
左嗓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嗓音不純正為「左嗓子」。如:「音色好、音域寬的歌手,怎麼會是左嗓子呢?」
|
數位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數位方式記錄聲音訊號的唱片。有別於記錄連續聲音的傳統唱片。所謂數位方式是指將連續的訊號,依一定的時間間隔取樣,每一個被取樣的信號可以一組數字代表,易於作電子或電腦處理,但是若取樣間隔過寬,則音色會不夠柔美。由於數位唱片上的訊號是以雷射光讀取,也稱為「雷射唱片」、「鐳射唱片」。
|
馬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竹製吹奏樂器。管身有六個按音孔,上端承插一小竹管,管內有一方形簧片,下接牛角製的喇叭口。音色圓潤。
|
觱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海南黎族的樂器,由兩根如箸的細竹管並排組成。長約二十至三十公分,原有二至四個按音孔,經改革成為前七後一,音域較傳統更廣,音色更顯清亮。也作「篳達」。
|
薩克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為比利時人阿多非.薩克斯發明的樂器。由彎曲成橢圓形的金屬吹管及喇叭的末端所組成,屬管樂器。薩克號音域廣,音量大,音色深厚,為銅管樂隊演奏時不可或缺的要角。
|
京二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擦弦樂器。指京劇使用的二胡。琴筒、琴桿木製,琴筒呈六或八角形。兩軸,張絲弦兩根,琴身全長約六十五公分。京二胡和二胡的區別在於:琴筒比較小,琴筒後方沒有音窗,音色、演奏技術和手法比較接近京胡。音色圓潤渾厚,多用於京劇伴奏等。早期常用蠶絲弦,西元一九六○年代以後逐漸改用鋼弦。
|
白玉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原名李慧敏,河北灤縣人,清末民初的女表演家,生卒年不詳。生於藝術之家,以唱平劇表演著名。音色宏亮圓潤,唱腔流麗平穩,細緻委婉。對於融合平劇各家唱腔、劇目、演唱及表演藝術,均有貢獻。以《玉棠春》、《杜十娘》、《桃花庵》等廣受觀眾歡迎。
|
胡撥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1)係參照古老樂器火不思的形制製成。面板用桐木,背板、側板以楓木製成;面板下部開兩個雲形音窗,音箱內設音梁。置指板及品位。用撥子彈奏,音色醇厚、柔和,音量宏大。多用於合奏、伴奏及彈唱,亦用於獨奏。(2)參見「火不思」條。
|
巴朗孜闊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流行於新疆塔吉克族。琴身多用杏木製成,上半部細長,與琴頸相連,上面開有幾個圓形小音孔,也有將音孔拼成各式圖案的,琴箱的下半部為圓形,上蒙獸皮,琴頭部分為半圓形,向後彎曲,兩側分別設有三個弦軸,琴頸無品,並在左側設有一高音弦軸,共七條弦。全長約九十二公分,音色低厚而柔和。經改良後,為十根弦,多用於歌舞伴奏。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