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子宮頸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為目前臺灣最常見的婦女癌症。它與乳突狀病毒感染有關,常見的症狀為異常出血。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為最佳的預防方法。
|
白頸赤尾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colopsis vosmeri (Bloch, 1792)
體長為體高的2.2~2.4倍,眼下骨棘中等大小,其下緣有6~7枚細齒。體紫褐色,頸部有一白色橫帶。體長達20公分。
自琉球至菲律賓,西及紅海。
棲息沿岸淺水區砂泥底,以一支釣或底曳網捕獲。
可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金線魚科(Family Nemipteridae),Threadfin Bream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紅頸擬隆頭魚或日本鸚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seudolabrus eoethinus (Richardson, 1846)
體延長,側扁;吻尖;口小;尾截平;體色為橙色至紅色;雄魚眼上下緣各具1條相對的弧線;頭部具一暗縱線達背鰭中部下方,另一暗縱線沿眼下緣延伸達胸鰭基部;體側具白點隨成長而逐漸消失;體長可達25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
棲息於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
供食用及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
曲頸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蒸餾物質或使物質分解用的一種玻璃器皿。形狀略似梨,頸部彎向一側。
|
東方環頸鴴(華東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小型的鴴類,後頸有白色頸輪,與胸前深色的頸輪不連接。雌雄鳥體色略異。雄鳥繁殖羽額白色,與白色眉斑相連。額後黑色,耳羽黑色,頭上、枕部及後頸淡栗紅色,體背淡黃褐色。過眼線成為一黑色寬帶,喉部白色,有一中斷的黑色頸輪,腹面純白色。初級覆羽及飛羽黑色,白色的翼帶是由初級覆羽及大覆羽的白色羽尖,內側初級飛羽的羽基,大部分次級飛羽的羽基及白色的內側次級飛羽所形成。腰側、尾上及尾部白色,中央尾羽基部褐色,尖端顏色較深。雄鳥非繁殖羽頭頂栗紅色轉為棕灰色,上胸中斷的頸輪轉為灰色。雌鳥額後無黑色帶,過眼線及頸輪為淡黃褐色,上半身大致為棕灰色。第一年亞成鳥與雌鳥類似,但前額及眉斑為淡皮黃色,頸輪為皮黃褐色且較...
|
環頸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rotaphytus collaris (Say, 1823)
體背底色為灰色並常帶有藍色及黃色,且常會形成淡色之橫斑,另外身體背面由頭部起至尾部尚散布著許多點狀斑,而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頸部會有2道黑斑環繞頸部,頭大尾長,後肢較前肢長且粗壯許多,體長最大約35公分。
美國中南部及墨西哥北部。
多生活在乾燥多岩石且植被稀疏的地區,會以昆蟲或小型蜥蜴為食,雄蜥領域性強,對於大小相當的其他個體亦會表現出明顯的攻擊行為,有遇到危險時則是跑為上策,有時甚至能將前半身舉起僅靠後肢迅速的逃跑。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美洲鬣蜥科(Family Iguanidae),Iguanids
|
延頸待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長脖子等待刀子砍下來。形容不怕死的情狀。《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自然死在目下,只消延項待刃,還有甚別話說的來?」
|
珠頸翎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llipepla californica
體長24~28公分。頭頂有一個或兩個明顯的淚珠形飾羽;腹部顏色較淡,並具有黑褐色魚鱗狀斑紋。體色差異大,尤其是雌鳥,全身灰色到褐色都有;雄鳥前額灰白色,喉部黑色,腹部有一塊栗色斑紋。
共8亞種,分布於北美洲,自加拿大境內之英屬哥倫比亞省,南至墨西哥北部。
棲息於林地、山丘灌叢、溪谷、耕地或草原環境,多在鬱密的樹林和灌叢裡活動,很少飛行,除非受到驚嚇。群居性,冬季甚至可成200~300隻之大群。通常會一起步行覓食,食物以豆科植物為主。叫聲響亮,多發出三音節的 chi-ca-go聲。巢築於低草裡,並以枯樹葉和草將卵覆蓋。
鳥綱(Class Aves)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林鶉科(Family Odontophoridae)
|
頭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脖子。《禮記.五藻》:「立容辨,卑毋讇,頭頸必中,山立時行,盛氣顛實,揚休玉色。」
|
縮流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盛滿液體之容器開有一小洞時,水流即由洞孔射出,而成為自由流,此時水流會在洞孔附近收縮成最小之截面積,這個流體收縮成最小面積的地方,稱為縮流頸,如圖1所示,在此縮流頸附近,水流近乎平行,如果洞孔之截面積為Aa,縮流頸之截面積為Ac,則Cc=Ac/Aa稱為收縮係數(參見contraction coefficient)(1/2)<Cc<1。一般縮流頸並不限於上面所述之流場,廣義言之,當流場發生突然收縮之流況變化時,例如管流中有兩直徑不同之管子相接,在相接連處附近下游,因流離而有一通水面積最小的斷面,即為縮流頸,如圖2所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