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混合成各種顏色的基本色。紅、綠、藍是色光的三原色(疊加型);紅、黃、藍是顏料的三原色(消減型),彩色印刷術中常用洋紅、黃、青作為三原色。也稱為「基色」。
鈷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藍色顏料。製造方法乃是氯化鈷溶液中加入碳酸鈉和明礬,產生的藍色粉末沉澱,即是鈷藍。常用於顏料與陶磁器繪圖上。
螺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黑綠色顏料。宋.歐陽修〈阮郎歸.落花浮水樹臨池〉詞:「淺螺黛,淡燕脂。閒妝取次宜。」也稱為「螺子黛」。
鉛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鉛在空氣中氧化而成的黃色粉末,可用來作為油漆的顏料或鉛玻璃的原料。也稱為「一氧化鉛」。
2.鉛,鉛粉。黃,雌黃。鉛黃皆為古人點勘書籍、塗改字跡時所用的顏料,故以鉛黃比喻校勘文字的事。唐.陶翰〈贈鄭員外〉詩:「何必守章句,終年事鉛黃。」
淘澄飛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淘,把原料磨碎,洗去泥土。澄,淘淨過的顏料再磨細,加入膠水澄清。飛,澄清後吹去上浮的淡色。跌,搖蕩所留下的重色。淘澄飛跌指調製國畫顏料的四個步驟。《紅樓夢》第四二回:「這些顏色,咱們淘澄飛跌著,又頑了,又使了,包你一輩子都彀使了。」
粉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將乾粉狀的顏料加上膠質製成的畫材。通常製成棒狀的粉彩筆,直接在特製的紙上作畫。當摩擦時,部分粉末即附著於紙上,而產生朦朧、多層次的美感。但粉末極易脫落,故須在畫面上運用某些特殊技巧,以利保存。
千日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千日紅之屬名,其源於希臘語Gomphrena,意即「宛若著色的筆穗」,用以形容此屬之植物花序似沾了顏料的彩筆筆穗,而種名globosa則是因千日紅的球型花序而來。(註2) 莖千日紅為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約為30~50公分左右,全株上被有粗毛,莖直立而稍硬,其上具有分枝,略呈四稜狀,節部膨大,而基部則稍微偏紫紅色。 葉千日紅的葉通常為對生,具有短柄,而葉片的外觀呈橢圓形至倒卵形。葉之表面具有粗毛,而背面則是白軟毛。 花千日紅的花朵頂生於枝條的先端,而由小花數十至上百朵組織為圓球型的頭狀花序,具有紫紅色、橙紅色、桃紅色...
金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繪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泥金一般用於鉤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宮室、樓閣等建築物。故以此繪出的山水樓閣,色澤呈金綠色,筆調細緻華麗。
別啟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別開生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丹青,原指繪畫時所用的顏料,在這裡代指繪畫。引,一種樂府詩的體裁。這首〈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寫的是盛唐時期著名畫家曹霸的一生傳記。曹霸善於畫馬,亦工肖像,所作神采栩栩如生。開元年間,他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奉命重新描繪凌煙閣裡的功臣肖像,果真一下筆便使原本已經褪色的面貌變得鮮明、生動。後來「別開生面」這句成語,就從詩中「下筆開生面」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另外開創新的局面、風格、形式。
蠟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繪畫表現的技法。以加熱熔解的蜂蠟混合顏料,在木板、象牙或大理石上描繪,再用加熱工具烘烤繪畫表面,使筆觸或刮刀痕跡熔為均勻的薄膜。相傳起源於希臘,起初多用於建築的彩色,後始為繪畫廣泛使用。現代蠟畫法除加熱方法更加複雜外,蜂臘則改為樹脂,布畫上則改用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