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09.78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廣難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西漢名將李廣,抗擊匈奴,屢立戰功,聲名顯赫,卻始終未能封侯。典出《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後比喻為功高不爵,時運不濟。唐.王勃〈滕王閣序〉:「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挽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住使不離去。《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萬中書再三挽留不住,只得憑著鳳四老爹要走就走。」《老殘遊記》第二回:「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當晚設酒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蔽。《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昧薆於未,申堅於申。」南朝齊.王融〈謝文學離夜詩〉:「離軒思黃鳥,分渚薆青莎。」
四司六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司為帳設司、茶酒司、廚司、臺盤司。六局為果子局、蜜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四司六局指宋時官府、富家所設,掌管筵會的安排。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四司六局》:「官府貴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掌,故筵席排當,凡事整齊,都下街市亦有之。」《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那四司六局秪應供過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
悲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這是唐代的邊塞詩人高適替朋友別寫的一首詩,說從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卻不受重用,一直為他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
杜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察覺,還自以為行蹤隱秘,心裡十分得意.兩年後,杜牧被徵為監察御史,分司東都,牛僧孺在中堂設宴為他行。酒宴間,牛僧孺勸告他說 : "以你的氣慨才學,今後必然平步青雲,只是不要過於縱情聲色,把身體弄垮了。"杜牧聽了,為自己掩飾道:"我平時很注意約束自己,相公不必多慮。" 牛僧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命侍兒取出一隻小箱.打開書箱,裡頭滿滿一箱都是街卒們的密報,上面寫的都是"某天晚上,杜書記去某家倡樓,平安無事"之類的話。杜牧看了,這才知道牛僧孺一直派人暗中護隨,自己的行跡他一清二楚,不由滿面羞慚,向牛僧孺泣拜致謝...
折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有座灞橋,古人送友朋至此,常折柳贈別,以表達依依之情。見漢.無名氏《三輔黃圖.卷六.橋》。後用以借指送別或行。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謾向燕河還折柳。死別共生離,一旦休!」
賓朋滿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嶼請賓客為滕王閣寫一篇文章,大家都謙讓推辭,只有王勃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場寫了這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別序〉(又稱〈滕王閣序〉),在座的人都讚不絕口。序文中說到,在假期中,許多朋友像雲般的聚集,遠道而來,席上坐滿了高貴的嘉賓。與會的人,個個才華富盛,而自己是個無知的童子,何等的榮幸,也能參與這樣的盛會。後來「高朋滿座」被用來形容賓客眾多。成語也有人認為本於《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國秩歲入三千餘匹,專供酒饌,不營家產。每誦孔融詩曰:『坐上客恆滿,樽中酒不空』,餘非吾事也。」錄供參考。
泰來否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到了極點,好運即將降臨。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
南柯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僕妾、車馬,列於廣衢10>,以公主之行。……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樂、車輿、武衛、鑾鈴,爭來迎奉,人物闐咽,鐘鼓喧譁,不絕十數里。見雉堞臺觀,佳氣鬱鬱。入大城門,門亦有大榜11>,題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見朱軒棨戶12>,森然深邃。生下車省風俗,療病苦,政事委以周、田13>,郡中大理。自守郡二十載,風化廣被,百姓歌謠,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14>,居臺輔15>。周、田皆以政治著聞,遞遷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門蔭16>授官,女亦娉於王族,榮耀顯赫,一時之盛,代莫比之。……是月,司憲周弁疽發背,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