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孵卵。同「孵」。《淮南子.人間》:「夫任者先避之,見終始微矣,夫鴻之未孚於卵也。」
古色古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具有古舊典雅色彩和情調的書畫、或造型仿古的器物、建築、藝術品等。#語本宋.趙希《洞天清祿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箭尾的絲繩,隨箭射出後,便於尋找獵物或回收箭枝。《孟子.告子上》:「一心以為有鴻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唐.崔塗〈孤雁〉詩二首之二:「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腦滿腸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鳩形
泥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雨後地上水與土混雜沾濡。《文選.左思.吳都賦》:「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濘。」唐.杜甫〈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泉源泠泠雜遠狖,泥濘漠漠飢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繫帽的帶子。《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細纓革靴者,皆鳥集立。」
平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四聲中的平聲。仄,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平仄指平聲和仄聲。舊時寫作韻文,用字須平仄相互交替,使其合於格律。宋.陳《西塘集耆舊續聞》卷四:「凡表啟之類,近代聲律尤嚴,或乖平仄,則謂之失黏。」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或八句一韻,或四句一韻,或兩句一韻,必多寡勻停,平仄遞用,方為得體。」
造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製造、捏造。《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祖父陵,客蜀,學道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
啞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小兒學語聲。唐.于〈古詞〉三首之二:「新長青絲髮,啞啞言語黠。」《聊齋志異.卷二.口技》:「小兒啞啞,貓貓唔唔。」(2)形容鳥鳴聲。《淮南子.原道》:「故夫烏之啞啞,鵲之唶唶,豈嘗為寒暑燥溼,變其聲哉。」唐.白居易〈慈烏夜啼〉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3)形容車聲。宋.陸游〈滄灘〉詩:「嘔嘔啞啞車轉急,舟人已在沙際立。」
衣不蔽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破爛短少,遮蔽不住身體。形容極為窮困。宋.洪邁《夷堅丁志.卷六.奢侈報》:「妻子衣不蔽體,每日求丐得百錢,僅能菜粥度日。」《隋唐演義》第四四回:「老兒見說,忙去喚這些婦女來,可憐個個衣不蔽體,餓得鳩形面。」也作「衣不布體」、「衣不蓋體」、「衣不遮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