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5 ms
共 1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不著。《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此郊之姝,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不待赭汙之權,而姦渠必翦。」
|
伐異黨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矣。自武帝1>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2>,至有石渠3>分爭4>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至王莽專偽,終於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
|
擊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死。如:「警匪槍戰中,歹徒被警方擊斃。」
|
大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兩個主要傳統之一。約西元一世紀,從古代部派中產生。根據漢譯佛經的資料顯示,最初可能流傳於中亞細亞,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主要流行於中國內地、西藏、蒙古、日本、韓國等。對於傳統佛教而言,表示它能渡化更多的眾生。對佛陀及其教義採比較開明和創新的解釋,要求佛教徒勿汲汲尋求個人的解脫,應致力菩薩的實踐。現存的大乘宗派,主要有淨土宗、禪宗和天台宗。
|
喋喋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言善道。況且在秦朝就曾任用掌案牘的書吏,官吏們爭著以極快速、苛刻、細察來比較高下,然而內容只是些徒有形式而無實際作用的文字,並沒有真誠的惻隱之心,也因而無法知道自己的過錯缺失在那裡,才會走向敗亡的地步。今日陛下因為嗇夫能言善道就越級升遷,恐怕天下人競相仿效,賣弄口舌,重蹈秦朝覆轍,所以君王一切的動作處置不可不小心啊!」最後文帝聽從建議,取消嗇夫的升官。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西漢文帝時,宦官中行說因被迫奉命送公主到匈奴和親,後來歸順匈奴。有一天,他駁斥漢朝使者對匈奴的批評,說:「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沒有繁複的辭令,如果令他們像中原人一樣話多不止,即使衣冠華美,又有何...
|
通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本領高強。[例]警方這次布下嚴密的警網,縱使歹徒有通天的本領,也難逃法律的制裁。
|
今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今天。如:「今日事,今日畢。」《三國演義》第八回:「司徒王允歸到府中,尋思今日席間之事,坐不安席。」
|
證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證明事實的言詞。如:「檢察官根據證人的證詞將歹徒以搶奪罪嫌起訴。」
|
教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掌管教化人民的官員。《周禮.地官.司徒》:「乃立教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教官之屬,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
|
附鳳攀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攀龍附鳳」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揚雄《法言.淵騫》或問:「淵、騫1>之徒惡2>乎在?」曰:「寢3>。」或曰:「淵、騫曷不寢?」曰:「攀龍鱗,附鳳翼4>,巽以揚之5>,勃勃6>乎其不可及也。如其寢!如其寢!」 〔注解〕
(1) 淵、騫:淵指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騫指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淵以德行並稱。
(2) 惡:音ㄨ,同「烏」。如何、怎麼,表示反問的語氣。
(3) 寢:藏也,湮沒...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