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西藏細角長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利西多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源自於阿根廷(Argentina)西北部胡韋伊(Jujuy)省及沙爾塔(Salta)省,在玻利維亞、祕魯等國亦極為有名。舞蹈全名為Bailecita de Tierra,亦為地球小舞(Little dance of the earth),可溯源自早期一種農村舞,演變至十九世紀和歐洲之社交舞風格結合成形。該舞異於阿根廷大多數男女成對之土風舞形式,是四人或更多人參與的6/8拍舞蹈,最大特色是每一舞者在舞蹈進行中始終右手持一手帕,文雅搖曳地上下揮動著。白利西多舞(Bailecito)共分五種花式:一、Vuelta;二、Vuelta da pareja;三、Giros a la lzquierd...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西粒毛盤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囊盤0.5-1.0(-3.8)毫米,群生於雙子葉植物的枯枝或腐爛樹皮上,初生時為球狀,成熟後平展成盤狀,外覆白毛,毛色隨著時間逐漸變成淡粉紅色,無樹酯狀分泌物。柄中生,圓柱狀,橘黃色,基部變黑。子實層褐黃至橘黃色。毛為圓柱形但寬度不平均,無色,覆有顆粒,末端鈍圓,大小138 x 2.5-3.8微米, 具多個隔板。子囊圓柱至棍棒狀, (67.2-)88-104(-114) x (4.0-)4.8-6.4(-8.0) 微米,具8個子囊孢子,無明顯彎鉤,以梅瑞氏染劑染成藍色。子囊孢子無色,長紡錘形,(32-)41-50(-62) x (2.0-)3.2-3.5(4.8) 微米,通常無隔板。側絲線形...
西洋蒲公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下表面中肋被毛;葉倒披針形,6-40 ´ 0.7-5 cm,葉緣倒鋸齒羽裂或裂片,裂片程度變化極大。花莖5-50 cm高。總苞片初平展,漸反捲。

西夏藝文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夏藝文志〕1卷,清王仁俊(1866-1913)撰。仁俊,江蘇吳縣人,光緒18年(1892)進士,授吏部主事,任湖北知府,長蘇州學古堂,調學部圖書局副局長兼京師大學堂教習,卒年47。西夏(1038-1227),為宋時黨項羌族建立之政權,國號大夏,史稱西夏。據有今寧夏、陝北、甘肅西北、青海東北及內蒙部分地區。西夏國主為拓跋氏之裔,因鎮壓黃巢義軍,有功於唐,賜姓李,宋時又賜姓趙。世為夏州節度使,傅十主,為蒙古成吉思汗所滅。西夏曾刻有文學、歷史、醫學、佛學著作,並翻譯多種漢籍及3,000多卷佛經。由於戰爭、自然災害,西夏圖書文字傳世絕罕。此志著錄西夏圖書計經部5種、史部2種、子部8種、集部3種...
西容仲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藏族民間舞蹈。西容是地名,位於西藏拉薩市曲水縣境內,在拉薩河與雅魯藏布江匯合處。仲孜意為《野犛牛舞》。是一種極古老,極雄健的民間舞蹈。據傳在八世紀桑耶寺落成慶典時,吐蕃百姓都大跳《野犛牛舞》,後來逐漸演變成只有西容村的人能表演這種舞蹈,因此稱這種舞蹈為《西容仲孜》,意為西容村的《野犛牛舞》。《西容仲孜》多在盛大節日時表演,舞蹈隊一般由七人組成,一人領舞,四人扮演犛牛,一人打鼓,一人擊鈸。表演時,領舞者身穿白袍,戴白色假面具,其餘兩人一組身披犛牛道具,一人飾頭,一人飾尾,由四人組成的兩頭犛牛,相互配合,時而跳躍,時而相對角,時而歡騰歌舞,表演到最高潮時用犄角挑起地上的哈達,獻給尊貴的客人。...
西姆鈍腹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腹部圓,稜鱗弱,具15-17+ 13-14個。脂性眼瞼發達,幾完全覆蓋住眼睛。口甚小,前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下方。鰓蓋發達,外被半透明脂肪膜;骨質表面無放射紋;下枝鰓耙數33-43。體被細薄圓鱗,極易脫落;背鰭和臀鰭基部有發達之鱗鞘;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尾鰭基部亦被細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7-19;臀鰭位於體之後半部,具軟條16-18;腹鰭約位於背鰭第6至第10根鰭條之下方;尾鰭深叉。體背青綠色,腹側銀白色,體側具1列10-20個黑色暗斑。
西西比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為美國中部著名的大河,發源於伊太斯加湖(Lake Itasca),注入墨西哥灣。是北美大陸流域面積最廣的水系。也譯作「密士失必河」。
西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50年,館名原為西南農學院圖書館,1986年改為現名。初建時接收了原四川教育學院、重慶相輝學院和華西協和大學的農業書刊資料,1952年起,又先後調入四川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等6校的農業書籍,經過40年的建設,迄今已建成為以農業科學為主的專業性大學圖書館,1979年列為聯合國糧農組織藏書館之一。館址在四川省重慶市北碚。
  該館原有建築面積3,447平方米館舍一幢。1988年新館舍竣工落成,建築面積8,226平方公尺,設開架書庫8層,閱覽室8間,閱覽座位1,100席。館內業務部門設採編部、讀者工作部、期刊部、文獻情報部和辦公室。現有工作人員72名,其...
湯瑪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湯瑪西斯(1655~1728)是德國法學家、作家及教育家。湯氏家學淵博,其父為大學教授;幼年即甚好學,聰慧過人,年十七獲大學所贈予之碩士學位。湯瑪西斯對科學研究之自然律,興趣極為濃厚;年歲稍長,至法蘭克福大學精研法律。一六八四年,湯瑪西斯至萊比錫大學教課,他對當時大學中學究式的治學方法,深感不滿;一六八七年,湯瑪西斯以德語在大學授課,不再用拉丁語,開大學授課的新風氣。湯瑪西斯將大學授課之講學內容編輯成書後,送請大學審查,未見通過,其理由竟是德文對哲學思想無法充分而完整地表達。湯瑪西斯除了講學之外,又創辦雜誌,極力批評當時大學信仰之不夠自由及學術研究過於囿於古法而食古不化,毫無學術進步可言。...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