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玉質的耳環。《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上.泥婆羅傳》:「耳金鉤玉璫,佩寶伏突。」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詩:「梅花落徑香繚繞,雪花玉璫花下行。」
五月披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貧困隱逸。參見「披裘負薪」條。北周.庾信〈小園賦〉:「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唐.李白〈杭州送大澤赴廬州長史〉詩:「五月披裘者,應知不取金。」
義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尚孝義的家族。《新唐書.卷一九五.孝友列傳.敬彝》:「兄弟八人皆為名孝,詔表門闕,世謂『義門氏』。」
砥礪名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鍊名譽和行為。《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松之注引《杜氏新書》:「豐砥礪名行以要世譽,而恕誕節直意,與豐殊趣。」
哭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子孟宗哭竹生筍的故事。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皓傳》松之注引《楚國先賢傳》。《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就是臥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千頭橘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衡植橘樹千株以養家,並稱橘為奴。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傳》松之注引《襄陽記》。後遂以千頭橘奴為橘的代稱,亦指用以維持家計的些許產業。
辯如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太尉1>云:「郭子玄2>語議如懸河3>寫4>水,注而不竭。」 〔注解〕 (1) 王太尉:王衍(西元246∼311),字夷甫,晉臨沂人。以清談著稱,累官至司徒。西晉亡,投降石勒,後為石勒所殺。 (2) 郭子玄:郭象(西元252∼312),晉河南人。少有才學,好老莊,能清言。東海王越引為太傅主簿。曾為《莊子》作注。 (3) 懸河:傾瀉不止的河水,可指瀑布。 (4) 寫:音ㄒ|ㄝˋ,通「瀉」。〔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五○.郭象列傳》、晉.啟《語林》(據《北堂書鈔.卷九八.談講》引)
絕域殊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遠的異地。《晉書.卷三五.秀傳》:「故雖有峻山鉅海之隔,絕域殊方之迥,登降詭曲之因,皆可得舉而定者。」也作「絕域異方」。
含垢藏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國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國君應有容忍恥辱的寬大氣度。《周書.卷二○.賀蘭祥傳》:「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鄰好,申之以婚姻。」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松之注引《魏略》:「逆賊孫權,遭遇亂階,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也作「含垢納汙」。
出頭露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公眾場合出現。《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姊妹此時也難顧羞恥,只得出頭露面。」《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可憐蘭孫是個嬌滴滴的閨中處子,見了一個驀生人,也要面紅耳熱的,不想今日出頭露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