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673 ms
共 10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馳電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時呂尚所著。呂尚,字子牙,本姓姜,周初賢臣。其先祖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年老隱居,周文王出獵時,相遇於渭水之濱,得到文王賞識,相談甚歡,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文王立呂尚為師,後呂尚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於齊。《六韜》一書採用周武王與呂尚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與戰爭的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
|
冬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冬季裡儲藏收成的農作物。《西遊記》第一五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辦三牲花果,來此祭社,以保四時清吉,五穀豐登,六畜茂盛故也。」
|
丁內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遇母親去世。《六部成語註解.吏部》:「丁內艱:母死丁憂曰丁內艱。」也作「丁母憂」。
|
道合志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志同道合」原作「道同志合」。《論衡》是漢代王充所作,〈逢遇〉篇主旨在說想要在政治上一帆風順,要有好時機,遇到一個提拔自己的人,才高行潔,不保證能夠當官。王充列舉虞舜、許由二人,都是唐堯時的聖人,但虞舜繼承帝統,許由卻遁入山林;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時的賢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卻餓死首陽山下。雖然都是聖者賢人,彼此理想、志趣一致,但是同中有異,合中有離,人的境遇不同,結果也就迥異,終究都是取決於出生能否逢時,所遇能否得人。後來「志同道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出現「志同道合」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九.書.與呂...
|
泰來否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
|
呼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喊求救。[例]遇到歹徒應立即大聲呼救,以求路人的相助。
|
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折斷。如:「撧成兩截」。《水滸傳》第四回:「跳上臺基,把剌子只一拔,卻似撧蔥般拔開了。」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我待撧花枝在頭上插。」
2.向昏倒的人行按摩等活動使醒過來。如:「他昏過去了,趕快撧一撧!」
3.使人難堪。如:「什麼難題也撧不倒他!」、「這不是存心撧人嗎?」
|
妙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美人或年少風流的男子。《醒世恆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今日撞了一日,並不曾遇得個可意人兒。不想這所在到藏著如此妙人。」
|
大鍋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陸地區比喻不論做了多少事或成效好壞,所得到的待遇都是一樣的。
|
鳴冤叫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冤屈而口發不平的呼聲。如:「他雖然鳴冤叫屈,奈何遇不到青天大老爺,仍被判刑入獄。」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