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粒桂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矣。」 〔注解〕 (1) 蘇秦:西元前?∼前317,字季子,洛陽人,戰國時縱橫家。與張儀同學於鬼子。早年曾外出遊說,然窮困而歸,後佩六國相印,為縱約長,使秦不敢東出函關,達十五年之久。後客於齊,被殺。 (2) 之:往。 (3) 楚:國名。 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不遠千里:不以跋涉遠路為苦。形容來人的熱忱。見「不遠千里」。 (5) 臨:來到。 (6) 薪:作燃料的木材。 (7) 桂:指桂木,是一種珍貴的木材。桂,為木犀的別名。木犀科木犀屬,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背面有網脈,...
清渭濁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邶風.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涇、渭,甘陝境內的兩條河。清渭濁涇指清澈的渭水和渾濁的涇水。《文選.潘岳.西征賦》:「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後比喻明辨是非,善惡分明。也作「濁涇清渭」。
觀過知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里仁》:「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謂觀察過失,便知其人仁或不仁。《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聖人說觀過知仁,原不盡在黨字上講,當那進退維的時候,便是個練達老成人,也只得如此。」
秋毫無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紀嚴明,秋毫般細微的東西都不敢動用,官民登記簿冊,查封府庫,日夜等待將軍早日到來。我所以派兵鎮守函關,是為了防止盜賊出入,和突發的事變。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麼敢造反呢!希望回去代為向將軍說明。」項羽聽到項伯的轉述,承諾好好對待劉邦。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析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絲毫都不取用。
直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陳述。《漢書.卷八五.永傳》:「疏賤之臣,至敢直陳天意,斥譏帷幄之私,欲間離貴后盛妾,自知忤心逆耳,必不免於湯鑊之誅。」
稱王稱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稱為君王、霸主。後比喻以領袖、首領自居。明.李贄〈因記往事〉:「稱王稱霸,眾愿歸之,不肯背離。」亦比喻人驕傲自大,專斷橫行。如:「待人處事要虛懷若,不要自吹自擂,稱王稱霸的惹人厭。」
趨炎附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趨炎附勢」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沈〈釋時論〉(據《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王沈》引)東野丈人觀時以居,隱耕汙腴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自沍寒之,過而問塗。丈人曰:「子奚自?」曰:「自涸陰之鄉。」「奚適?」曰:「欲適煌煌之堂。」丈人曰:「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今子困於寒而欲求諸熱,無得熱之方。」冰子瞿然曰:「胡為其然也?」丈人曰:「融融1>者皆趣2>熱之士,其得爐冶3>之門者,惟挾炭之子。苟非斯人,不如其已。」……丈人曰:「……賤有常辱,貴有常榮,肉食繼踵4>於華屋,疏飯5>襲跡於耨耕6>。談名位者以諂媚附勢,舉高譽者因資而隨形……。」 〔注解〕 (1) 融融:和暖、光亮...
百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厄運、壞運。《漢書.卷八五.永傳》:「遭无妄之卦運,直百六之災阨。」《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百六道喪,干戈迭用。」
水窮山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窮水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山窮水盡」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盡頭,根本無法可走了。在北周庾信所寫的〈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文中就用了「山窮水斷」來形容路的盡頭。深不可測的溪,高聳的斷崖,人馬皆無法前進,真是走到了山水的盡頭。宋代陸游的〈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裡的「山重水複」意思也是一樣的。因為後代比較通用是「山窮水盡」,所以陸游這兩句詩經常被改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成語的第二個意思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走投無路的困境。清代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卷一二中有一則「李八缸」的故事,提到李八缸是一位富翁,因為他喜歡把金子...
低心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曾講學於建陽考亭,因號考亭,晚築草堂於雲山,又號雲老人。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寶慶中贈太師,追封信國公、徽國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編次著述之書甚多,所注《四書》,明清科舉奉為標準。 (2) 詳緩:仔細緩慢。 (3) 高言:高聲說話。 (4) 浮言:沒有根據的話。猶今之「胡說」、「開玩笑的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