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81.7433 ms
共 58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奎章閣(韓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祖元年(1776)9月25日,正祖下令創建朝鮮王朝圖書館之奎章閣。據〔正祖實錄〕,當時奎章閣的藏書量約30,000冊左右,其中包括韓國本10,000冊和中國本20,000冊。興宣大院君時,為了強化王權,原有的宗簿寺與宗親府合併,並將奎章閣的御製、御筆、璿源譜牒等資料移至宗親府管理。1895年4月,奎章閣改稱為奎章院,並改編為隸屬宮內府的機構。至1905年,大韓帝國政府重訂宮內府官制,同時將奎章閣和弘文館置於宮內府之下,並稍微擴張其規模。
1910年8月29日,日本統治韓國,將奎章閣廢止,同時將奎章閣的圖書移至李王職,直至1911年6月日本所設朝鮮總督府取調局開始強令收集圖書... |
教育部(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教育部為聯邦教育行政機關。一七八九年〔聯邦憲法〕制頒時,憲法未提及聯邦有教育行政之權,至一七九一年第十條憲法修正案公布後,教育行政權成為各州的保留權之一,各州教育悉由各州自行管理,聯邦無由設立教育行政機關。迨至一八六七年,國會通過〔教育部法案〕(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ct)後,始正式設立聯邦教育部。其職權為:(1)搜集全國各地教育統計及事實資料,以期明瞭全國教育情形及其進步實況;(2)傳播有關學校組織管理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新知識,協助美國人建立有效的教育制度,以促成教育目的的實現。教育部實際上並無教育管理權,僅提供統計及報導等方面的服務。教育部成立後,因受到...
|
全德教育學校(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德教育學校為德國學校名;該校是一八一六年由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 1782~1852)創設於德國索林吉亞(Thuringia)的格里山(Griesheim),一八一七年遷至附近凱洛(Keilhau)的農舍內。學校性質類似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於伊夫頓(Yverdun)所設的教育機構。該校共招收五名男童,程度屬小學階段,課程內容包括宗教、閱讀、寫作、算術、圖畫、德語、唱歌、數學、自然知識、地理、希臘文、鋼琴和體育。福祿貝爾辦理該校並不算成功,一八三一年他將學校留給助手們,...
|
州教育廳長(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州教育廳長為州教育廳的首長,在州教育董事會監督之下,綜理廳務並指揮所屬成員執行州教育行政事務。
州教育廳長的名稱各州不一,部分的州稱為教育廳長(Superintendent of Education,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or Director of Education),部分稱為公立教學廳長(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另亦有稱為教育州務卿(Secretary of Education),其中以稱廳長者居多,故一般文獻均以教育廳長一詞稱之。 州教育廳長的任用方式由各州規定,歸... |
羅斯托克大學(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斯托克大學位於德國梅肯堡(Meckenburg)邦內,是北歐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全名為Wilhelm-Pieck-University Rostock。依據羅馬教皇馬丁五世(Martin V)一四一九年二月十三日簽署之創校證明文件,羅斯托克大學於一四一九年准予成立一般科目講座(Studium Generale,即今通識教育,所有古希臘羅馬文化資材、宗教教義皆涵蓋在內);大學授銜典禮亦於同年十一月十二日舉行,慶典即在今日羅斯托克城中心之瑪利恩(Marien)教堂(建於十三世紀)中進行。
鑑於許多德國學者自十三世紀起,紛紛走訪巴黎大學研習哲學與神學(法律則南下義大利),羅斯托克大... |
班委會(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委會是大陸地區班學生委員會的簡稱,是學校學生會的基層組織。班委會由全班學生大會選舉產生,設正副班長以及學習、生活、文體(文娛體育)、勞動等委員,共同負責本班的學生工作。其任務是,在班主任領導下,協助教師做好本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文娛、體育、勞動以及其他課外活動等方面的工作。並與共青團支部、少先隊中隊委員會互相配合,團結全班同學,把本班建成一個良好的集體。班委會委員的主要任務與其他學生一樣是學習,班委會的工作在於他們擔任的服務工作。班委通常一人一職,任期也採輪換,以便使更多的學生能得到鍛練的機會。
|
基礎薄弱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基礎薄弱學校主要指未達最基本教學條件的中、小學校,如:沒有安全的校舍,沒有課桌課椅,沒有黑板粉筆的學校。此外,學生程度特別低的,也可稱為薄弱學校。
一九八○年代初,中共中央在〔關於普及小學若干問題的決定〕中要求各地「用兩、三年或稍長一些的時間,做到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所謂「一無兩有」)教育部也要求各級政府要把盡快能解決中、小學危房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要有一位負責人親自領導,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審查落實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使學生安心,家長放心,教師和學校領導不擔心。(參見「一無兩有」) |
〔地方分權教育發展方案〕(菲律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菲律賓政府為了應付學生人數龐大的問題以及彌補教育成效低落的缺點,於一九八二年通過一項教育改革方案,稱為〔地方分權教育發展方案〕。
〔地方分權教育發展方案〕實施期間係自一九八二年起至一九八五年,目的在改善學習成就、促進就學率、降低輟學率及縮小師生人數比,並希望藉由新課程的實施、資源的重整、設備與師資的改善、技術的輔助等方式來增加小學教育的效果。 地方分權教育發展方案又配合〔綜合性小學教育發展計畫〕(The Program for Comprehensive Elementary Education),從事發展教學媒體、添置體育器具、提升師資素質、增進教師與學生的福... |
邦教育廳長常設會議(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邦教育廳長常設會議為各邦教育廳長的常設會議,以協調各邦的教育措施,使各邦的教育法規及制度能相互配合,一則便於國民遷徙流動後對新邦教育的調適,二則共謀各邦及全德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邦教育廳長常設會議創設於一九四九年,開始時由當時西德的十一個邦教育廳長組成。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德,在教育上是一個地方分權的國家,各邦擁有其教育主權,教育制度亦因邦而異。各邦有鑑於過度分歧的教育體系,不只不利於國民遷徙後的適應,而且會相互抵消彼此的力量,故成立該常設會議以資協調,以求化解各邦分權可能造成的缺失。 該常設會議由各邦教育行政長官(即邦教育廳、局長)組成,全體會議(ple... |
大甲鰺(扁甲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galaspis cordyla (Linnaeus, 1758)
體長而側扁;脂性眼瞼覆蓋眼睛,只留中央一裂縫;第二背鰭及臀鰭後各有8~9枚離鰭;側線上有高且硬的稜鱗。最大全長80公分,多為30~40公分;3~4公斤。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溫水區域(自澳洲至日本)。
表層群聚性魚類,以魚類為。可以延繩釣,圍網,拖網或籠具捕獲。
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鰺科(Family Carangidae) Jacks,Pompano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