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血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滴落或沾附於各種物體上的痕跡。通常可據以偵斷刑案。《三國演義》第二○回:「微露素絹,隱見血跡。」《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便有個把好事的人盤問他起來,口裡含糊,滿牙關多是血跡。」
|
蠟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原產中國大陸。莖高三、四公尺。葉對生,橢圓形,先端尖銳。花單生葉腋,花被片約十六枚,外輪黃色,內輪紫色,芳香甚烈。香氣與梅花相近,且色似蜜蠟,故稱為「蠟梅」。開花時含口如磬,故也稱為「磬口梅」。供觀賞用。多盛花於農曆十二月(臘月),故也稱為「臘梅」。
|
鐵木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62~1227)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帝國開國君主,建號成吉思汗。有雄略,善用兵,武功極盛,平西遼,滅西夏,攻破俄羅斯聯軍,版圖跨歐亞兩洲,威震域外。並約宋攻金,卒於軍中,在位二十二年(1206~1227),廟號太祖。
|
名動公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傳播於大官權貴之間。如:「他現在可是名動公卿,位極一時的人物,小心別得罪他!」
|
萍水相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萍水相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浮萍是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水草,葉扁平而小,面背皆青,有鬚根下垂水中,會隨水流四處漂動。古人觀察浮萍的漂動,覺得人生的聚散,有如浮萍,所以有「萍水相逢」的說法。一般認為這句話是出自於唐代王勃所寫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也就是通俗所稱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是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傳誦千古。但除這兩句外,文章中也有幾句寫到奔波天涯的失意遊子,「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
|
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蠹蟲眾多,會蛀壞樹木;裂縫逐漸增大,會使牆傾倒。比喻敗類眾多,必至敗壞國家。《商君書.修權》:「諺曰:『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故大臣爭於私而不顧其民,則下離上,下離上者,國之隙也。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鮮矣。」
|
對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簿,文狀,即現代的起訴書。對簿指依據文狀加以審問,期能經由勘察而符於事實。後乃將獄訟受審稱為「對簿」。《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廣未對,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
吸血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方傳說,幽靈於夜半時分由墳墓中爬出,用口中兩根長獠牙,咬囓活人的頸項,以吸食鮮血,稱為「吸血鬼」。
|
逆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倒流。《管子.七法》:「不明於決塞,而欲毆眾移民,猶使水逆流。」
|
名不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名不虛矣。」 〔注解〕
(1) 太史公:指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時人。生於龍門,年輕時遊歷宇內,四十二歲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因辯護李陵降匈奴事,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完成《史記》,為紀傳體之祖,亦為通史著作之祖。
(2) 薛:春秋時國名,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東南。
(3) 閭里:鄉里。
(4) 鄒、魯:鄒,春秋時邾國,地約在今山東省鄒縣,戰國時改為鄒,為楚所滅。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5) 孟嘗君:指田文,戰國時齊之公族,生卒年不詳。相齊,封於...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