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8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埔里星挵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
主行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繞太陽運行之主要天體。已知之主行星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等。
|
星形軟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體小而柔軟,具有短的柱部,頭冠部大多呈圓形,直徑約2 cm,珊瑚蟲單型,分布在頭冠部表面,當伸展時,表面呈絨毛狀。本種於1951年由日本學者Utinomi在台灣南部海域發現,並命名一新科新屬新種。近年研究則將其重新歸類於異軟珊瑚科。本種的獨特形質為具有星形骨針,分布於共肉組織內部,直徑約0.1 mm,珊瑚蟲則具有小橢圓形或片形的骨針,長度約0.02 mm。生活群體呈藍綠、藍灰或淡褐色。
|
疣星孔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體呈表覆形、半球形或團塊形,珊瑚孔不規則分布在表面,共體平滑,孔口直徑約1.4~1.8 mm,開口的方向不一致,外形呈凹入、錐突或管形,但以突出3~5 ㎜者居多,第一環隔片明顯而完整,其底部互相癒合,第二環隔片則不明顯,共骨有許多細棘。生活群體呈黃褐或黃綠色。
|
馬庫白星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對稱始海星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二等三角形,殼頂位於中央子午線,前、後兩緣爲緩慢的弧形, 腹緣向內凹入,殼表突起,光滑。殼體近於二等邊三角形,最高點位於中央子午線上。前、後兩緣向前、 後下緣傾斜,稍微做緩慢的弧形。腹緣呈腳掌形,前掌長位於殼體後端,後腳踵短 而突出,位於殼體的前端,腳弓彎入。前緣稍大於後緣爲圓弧形,後緣小圓弧形, 並且稍微尖出。
|
統極衛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星航行的軌道經設計後使太陽與地球間的相對運動同步。因此無論是在地球上空何地,在軌道上收集的同地點資料,都是在同樣的時間拍攝的。大多數地面資源衛星皆為太陽同步之衛星,如此方可以對全球加以週期性探測。
|
棕緣蛇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棕緣蛇星Neoferdina insolita分類上屬於蛇星科Ophidiasteridae,具有 5隻腕,腕長可達2公分,腕的切面呈長方形。輻長與間輻長的比值為20 mm/7 mm。背板與腹板上均密佈著許多顆粒體。具有篩板一個,位於間輻區,上面有稀疏的放射狀溝。肛門位於體盤中央,被數個膨大的顆粒體所包圍住。皮鰓位於背面,只有單個出現。體盤中央多半呈紫紅色。溝棘只有一列,2個一組,短且鈍,排列緊密;溝棘之間夾有一些顆粒體,特別是接近口中央的溝棘。
|
白星駝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blaea constellata Guenée, 1852 白星駝蛾簡述.展翅寬約34mm,翅背面底色暗褐色,後翅有四枚黃斑,前翅腹面有兩對黃色長條斑塊,後緣黃色,後翅腹面為鮮豔的橘紅色。分佈.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山區。生物學.白天活動於草叢中。
|
天南星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直徑1-8 mm,最初水浸狀,後轉褐到煤灰色,有深褐色之邊界,受感染葉黃化,有時病斑處脫落而形成穿孔。產孢於上下葉表皆可見。子座無或小。分生孢子梗2-9隻成束,不分支,寬度均勻,淡褐色,近頂端漸淺,筆直或略為彎曲,無或1-2個隔膜,並有0-4個膝狀彎曲,20- 110 x 4-6 µm;分生孢子痕明顯,頂端有截形,20-110 x 4- 6 µm。分生孢子針狀到倒棍棒狀,較短者近圓柱形到棍棒狀,筆直或略為彎曲,透明至非常淺橄欖褐,多隔膜但不明顯,頂端略尖或略鈍,基部有截形,20-130 x 2.5-5 µm;臍明顯加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