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造的軌跡-二結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的事呢!陳阿土先生也拿過賽豬公第一名喔!那時照顧豬公可是一件辛苦的事!除了要幫牠翻身之外,還要讓牠吹電扇,豬公每天過著「吃飽睡,睡飽吃」的生活,牠也不負眾望,拿到了第一名的獎牌。如今,大豬公早已被大快朵頤一番,留下來的只剩下堆在角落的豬公秤與豬公架。相關連結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7/jles2006/index.htm
|
戴炭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木炭的簍子,又細又高,很像一頂高帽子,故俗稱戴高帽子為「戴炭簍子」。比喻吹捧,恭維別人。《官場現形記》第八回:「看見陶子堯官派薰天,官腔十足,曉得是歡喜拍馬屁戴炭簍子的一流人。」
|
披毛求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分開。「披毛求疵」猶「吹毛求疵」。見「吹毛求疵」條。01.《舊唐書.卷九○.豆盧欽望列傳.崔元綜》:「雖外示謹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鞫獄,必披毛求疵,陷於重辟。以此故人多畏而鄙之。」
|
驚波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濤駭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濤駭浪」原作「驚波駭浪」,出自於三國魏時王粲的〈浮淮賦〉。〈浮淮賦〉內容主要描述軍隊出征的壯盛場景,其中「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質」二句的意思是說:出征的戰船,凌駕於高起的浪頭上,奔馳於洶湧的波濤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戰場。句中的「驚波」與「駭浪」,就是指極為凶猛激烈的波浪。後來「驚濤駭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陸游〈長風沙〉詩:「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來比喻險惡的環境,如:「老王的閱歷豐富,不知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
浮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渡水的用具。將皮囊充氣,佩在腰間;或多個皮囊串聯,人坐於其上,可以浮泛於江河上。宋.司馬光〈潛虛〉:「城隄浮囊,不可不完也。」《三才圖會.器用.卷八.兵器類.浮囊》:「浮囊者,以渾脫羊皮吹氣,令滿繫其空,束於腋下,人浮以渡。」
|
美人燈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舊時的紙燈籠,中間燃燒蠟燭,風一吹就熄滅,故借喻弱不禁風的美女。《紅樓夢》第五五回:「林丫頭和寶姑娘他兩個倒好,……況且一個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一個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
黍谷生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燕國有寒谷,地美而寒冷,鄒子吹律而溫氣生,燕人則種黍於其中。見漢.王充《論衡.寒溫》。後比喻處境窮困卻有轉機。
|
不受抬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抬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識抬舉」的「抬舉」,是指別人對自己的看重和禮遇,「不識抬舉」是用來指責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別人的禮遇優待。見用於《西遊記》第六四回。這一回中提到:唐三藏和徒弟們在西去求經的路上,經過一條佈滿荊棘的路,來到一座古廟前。一陣風吹起,忽然出現了一位老者,把唐三藏帶到一座石屋前,向他說明來意,因為夜晚風清月霽,特請唐三藏來會友談詩。接著又出現了三位老者,各有稱號,對待唐三藏也非常禮遇,邀請他進入石屋飲茶吟詩,然後這五人就著詩興,相和起來了。過了許久,有兩個青衣女童提著一對燈籠,後引著一位仙女,仙女手上轉動著一枝杏花,笑吟吟地走進門。這位仙女原來是杏仙,容貌美...
|
肥皂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被拆穿的謊言。如:「他總是吹噓自己去過那幾個國家,誰知一不小心說溜了嘴,自己把肥皂泡戳破了。」
|
魔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劇名。奧地利作曲家莫札特的最後一齣歌劇,屬於德文歌唱劇類型。為英語Magic Flute、德語Die Zauberflöte的意譯。西元一七九一年九月三十一日在維也納首演。現為各大劇院經常演出的劇目之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