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夠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意趣耐人尋味。如:「她的戲真夠味!」
舞衫歌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跳舞歌時用的服裝和道具。後借指歌跳舞。宋.蘇軾〈答陳述古〉詩二首之二:「聞道使君歸去後,舞衫歌扇總生塵。」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方俊官乃作此狀!誰信曾舞衫歌扇,傾倒一時耶!」
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事情的起始、過程與結尾完全不知情。如:「一問三不知」。《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紅樓夢》第六三回:「一罈酒我們都鼓搗光了,一個個吃的把臊都丟了,三不知的又都起來。」
打金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隋唐故事戲。敘述唐郭子儀壽辰,七子八婿均登堂拜壽,只有幼子郭曖之妻──唐肅宗之女升平公主恃貴不往,曖怒而毆打公主的事。全劇風格獨特,有較重的做工和工,腔考究、音樂性強。
南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曲藝。用廣州方言演,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以木魚書、龍舟歌為基礎,吸收揚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發展而成。有百年歷史,以清為主。詞多七字句,格律嚴謹,腔悠揚婉轉,旋律優美。傳統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
平安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曲名。〈平安夜〉(德語: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是一首十分流行的傳統聖誕頌歌,原始的歌詞由約瑟夫.摩爾(Joseph Mohr)於西元一八一六年用德文寫成,一八一八年由奧地利一所小學的校長弗蘭茲.葛魯伯(Franz Gruber)譜曲。現代傳的版本與原始版本有些微的不同(特別是在最後部分的變化)。由於詞、曲優美廣為流傳,已被翻譯成世界各種語言,為耶誕夜必歌曲。
捉班做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末云〕哥哥,不干你事,是我殺了人來,我和這兩個賊折證咱。〔柳胡云〕元來你兩個通同殺人來。〔正末〕【中呂粉蝶兒】沒半盞茶時,求和到兩回三次,你枉做個頂天立地1>的男兒,教那廝2>越□模越作勢,盡場兒3>調刺4>。他道你怕見官司,拏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 〔注解〕 (1) 頂天立地:頭頂著天,腳立於地。形容人處事光明磊落,氣勢豪邁。見「頂天立地」。 (2) 那廝:那個傢伙。含有鄙視、賤惡的意思。廝,對人輕侮的稱呼。 (3) 盡場兒:完全、盡情。 (4) 調刺:惹事生非。
但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相和歌。即演時不用樂器伴奏而加幫腔,由徒歌發展而成。《晉書.卷二三.樂志下》:「但歌,四曲,出自漢世。無絃節,作伎最先,一人,三人和。」
歌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歌維生的女子。現多稱為女歌手。如:「這個歌女很受歡迎,擁有好多歌迷。」明.管時敏〈桃花歌次韻荅季翔〉:「香塵繡轂動遊人,流水瓊筵出歌女。」明.曾棨〈蟬〉詩:「逐鬢巧添歌女媚,製冠偏助上官榮。」
佛教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頌佛德的清淨音聲或曲調。釋迦牟尼時代,出家人對於歌舞的態度頗為謹慎,在他們圓寂後,為了宗教的傳教與教團的維持,遂有經典朗誦的產生,而逐漸發展成為音樂。佛教音樂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大盛於唐室宮廷,並促成唐代樂舞的高度發展。主要用於講經儀式、朝暮課誦以及道場懺法,藉以啟請十方諸佛菩薩、讚詠聖賢或誦持經典。由於所授淵源不同,故分為南北兩體,閩南以較熱鬧的鼓山調為主,後來並發展為子弟戲;北方則以正統的海潮音為主,所出的梵音如海浪般有波波相湧,層層相交之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