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5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成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刑罰一經執行,犯人或死或傷的事實,絕不可改變。後指一切依然如故,沒有什麼改變。語本《禮記.王制》。[例]這裡的景物十年來仍是一成不變,令人感覺非常熟悉。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的去做。」後來「一毛不拔」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演變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貢獻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於形容人非常吝嗇。
恃才傲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仗本身有才幹而驕傲,目空一切。《梁書.卷三五.蕭子恪傳》:「及葬請諡,手詔『恃才傲物,宜諡曰驕。』」《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見了上司一樣是大人卑職,不像從前的恃才傲物了。」
莫非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非定律 莫非定律是關於事情如何出錯的幽默規則,簡練地揭露了「人生總難事事順遂」這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一切從莫非原始定律發展出來:會出錯的事,一定出錯。(If some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主要指的是一種凡事不需期望過高的態度。 莫非定律被西方國家所經常性使用,近年來也普遍被華人所使用。 歷史墨菲定理自古以來即有,如民謠所說,I never had a slice of bread,Particularly large and wide,That did not fall upo...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比田裡的農夫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紡織機上的女工還多;管絃樂聲,比鬧市中人們的話語還多。宮殿中一切的富麗堂皇,卻帶給人們無窮的災難和不幸,使得人民敢怒不敢言,而統治者也更加地驕橫了起來。等到戍守邊疆的兵卒們一起義,函谷關被攻陷,項羽一來,放了一把大火,可憐這富麗的阿房宮就這樣化為灰燼了。所以後來指東西讓一把大火給燒光了,就叫作「付之一炬」。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五.商務一》:「今門戶洞開,任洋商百方壟斷,一切機器亦准其設廠舉辦,就地取材以免釐稅,其成本較土貨更輕,誠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水洗去雜質。如:「淘洗」、「淘米」、「淘金」、「淘澄」。
挖深、疏通。如:「淘深」、「淘井」、「淘水溝」。
去除不好的。如:「淘汰」。
淘氣:頑皮不聽話。如:「淘氣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石。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大般涅槃經》:「石之美好曰:『玫』,圓好曰:『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顧、捨棄。[例]他豁出一切,就為了要達成長官交辦的任務。
逃之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俠五義》第六回:「包公接到文書,將一切事宜交代署印之人,自己住廟。李保看此光景,竟將銀兩包袱收拾收拾,逃之夭夭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