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傑克遜(Andrew Jacks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措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君輒始終違抗父親蒯聵,諸侯們屢次以這件事責備衛國。這時孔子門人子路等多在衛國任職,衛君輒想要請孔子主政。此刻蒯聵已在晉人的協助下回國,佔領了戚邑,父子相峙不下,盡失其應有的風度。在這種情形下,孔子自然不願為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陳述「正名」的道理,說:「名分不正,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說的話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當然安上治民的禮、移風易俗的樂就無法產生;禮樂不能產生,刑罰就因失去依據而不能輕重適中;刑罰失當,人民舉手投足都容易犯錯,就會惶恐終日,不知如何安放手腳。」孔子所講的此一席話,見於《論語.子路》。後來「手足無措」這句成語,就從孔子所說的「民無所錯其手足」...
羅斯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Theodore,Rossevelt,西元1858~1919)美國第二十六屆總統。西元一九○○年任副總統,一九○一年麥金利總統遇刺身亡,乃繼任總統,一九○四年連任。內政上致力於資源保護,外交上信奉弱肉強食主義,主張說話和氣,但手持巨棒。一九○七年因調停日俄戰爭,獲諾貝爾和平獎。通稱為「老羅斯福」。(2)(Franklin Delano,Rossevelt,西元1882~1945)美國第三十二屆總統,連任三次,任職十三年。西元一九三二年當選總統,施行新政,領導美國渡過經濟大恐慌,對外則擁護民主政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領導民主國家和軸心國作戰,與邱吉爾、史達林並稱為「三巨頭」。
金權政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團或利益團體利用金錢優勢與民意代表或官員勾結,藉以影響政策導向,謀取更大利益的政治異態。是民主政治中常見的流弊。
民主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主國家所倡行的民主政治的制度。人民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上,以合法程序來表達意願,參與政治。
眼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太子賓客。張弘靖為幽州節度使時,其為觀察判官,攝監察御史。主政其間,與張弘靖多改習俗,引起當地居民不滿,憤而起亂,遭叛民捕殺。 (3) 張宗厚: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為張弘靖任幽州節度使之從官,與韋雍等俱遭叛民殺害。 (4) 呵叱:大聲責罵。叱,音ㄔˋ。 (5) 薊:地名。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約當今河北省薊縣。 (6) 石:音ㄉㄢ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列傳》
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定憲法。如:「我國在經過重重困難之後才得以完成立憲,實行民主政治。」
權宜之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權宜之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王允》載,王允為東漢末年的大臣,靈帝時任豫州刺史,參與討伐黃巾起義軍。靈帝死後,董卓引兵進京師,誅殺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后,自立為太師,掌握了主政大權。當時王允對董卓假意奉承,再加上他本就有的內政才能,於是被任為三公之一的司徒。董卓遷都長安後,王允以貂嬋行美人計,策動呂布殺死了董卓。董卓死後,王允一改以前屈己從人的低姿態,完全顯露出個性中原有的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史書對他的描述為「性剛疾惡,……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也因為他為人處事極為嚴厲,事事循理,不知變通,所以下屬都不太親近他。不久,董卓的舊...
行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行憲法之治。如:「國民政府的行憲,為我國的民主政治跨出了一大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