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08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時間槽交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高速交換分時多工(TDM)訊號的技術,透過資料暫存的方式,讓資料可以不同的順序繼續傳輸。參【時分多工器】(TDM)。
交換場分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磁記錄媒體的一種特殊參數,指該媒體從一種剩磁狀態轉換到另一種剩磁狀態時所需的外加磁場範圍。
資訊交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資料通信傳輸中,未改變資料內容的發送與接收過程。
資訊交換發生於資訊使用者在意識到資訊需求後,選擇從其他人尋求資訊資源。資訊交換的概念源自社會學及組織學,認為資訊交換是人類基本的溝通行為之一。不同於資訊使用者求助於資訊系統是一種單向的資訊傳遞,資訊交換可視為一種雙向循環式的傳播過程。資訊交換的方式可以透過口語、文字書寫,或其他方式完成;管道則有電話、信件、面對面會談等人際管道,在進入網路時代後,資訊使用者可以透過電子論壇、網路即時通、社群網站等線上管道進行互動;而資訊交換的內容可為建議、事實真相、意見等。Gouldner, A.W. (1960).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
Gouldner, A.W. (1960).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 161-178.Wilson, T.D. (1981). On User Studies and Information Needs.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37(1), 3-15.
記憶庫交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用切換記憶體的方式共用記憶體的位址空間,以擴大電腦隨機存取記憶體。同一時間只有一個記憶庫可直接存取;當記憶庫非現用時,其儲存的資料保持不變。在使用非現用記憶庫之前,作業系統、驅動程式或應用程式必須明確地發出命令以執行切換。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資訊交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的標準「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台灣一般翻成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資訊交換碼)中,雙位元組字集的編碼表示,尤其是指十六進制表示的高╱低位元組21-7E╱21-7E。
訊息交換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訊息網路中的轉接點,會根據訊息的指示,自動或手動的朝向其傳送目的地傳出去。
美國標準交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美國標準學院訂出作為資料傳送與控制的八個標準單元。簡稱為ASCII碼。主要是為了讓使用者能達到彼此交換資訊的目的。
資料交換格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種標準的檔案格式,由Software Arts公司發展,用以使資料庫系統和試算表軟體的資可以相互交換使用。
中文資訊交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的中文資訊系統間互相傳送資料時,所藉以互相溝通一致的電腦字碼。
加法交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交換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