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京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對某些高級官員的稱呼。如都察院、通政司、國子監等的長官。《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又過了幾時,按察司陞了京堂,把他帶進京去。」
|
北京景山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景山學校地址在北京東城沙灘,是大陸地區試行教育改革實驗學校,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教育革新與發展服務計畫聯繫中心之一。鄧小平於一九八三年曾為該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為「三個面向」。
景山學校於一九六○年春建校。當時中共宣傳部為探索中小學教育改革,與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東城區政府共同創辦。初期側重對中小學學制、課程、教材與教法的改革進行探索。 就學制而言,曾試驗過中小學九年一貫制、十年一貫制、小學五年制。一九八二年又試驗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一九八四年又試驗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迄今為止,景山學校已完全實施中小學九年一貫制。... |
燕京歲時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代富察敦崇撰,為按時間記述遊覽所見的風俗文物,大約分為風俗、遊覽、物產、技藝四類。
|
中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1)東晉、南朝稱西晉故都洛陽為「中京」,為今河南省洛陽縣。(2)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757)改稱長安為「中京」。(3)遼聖宗統和二十五年(西元1007)以大定府為「中京」。(4)金宣宗興定元年(西元1217)改河南府為金昌府,建號「中京」。為今河南省洛陽縣。(5)元代耶律留哥盡有遼東三十郡,遂都咸平,號稱為「中京」,為今遼寧省開原縣地。
|
北京外國語學院(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外國語學院是一所高等語文學校;一九六○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屬國家教育委員會。校址在北京市西三環北路二號,占地四百八十餘畝,校舍建築面積二十二萬多平方公尺。
北京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創建於民國三十年(1941)三月,同年十二月改為中共中央軍委軍事學院俄文科;三十一年(1942)延安大學俄文系併入,成立軍委俄文學校;三十三年(1944)六月增設英文科,九月改名延安外國語學校;三十五年(1946)一月,部分師生到張家口,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內成立外語系,於六月與晉察冀軍政幹部的外文幹部訓練班合併,成立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三十七年(19... |
京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北京由報房商人發行販售類似報紙的出版物。以活體木字排印,內容包括內閣發抄的皇帝諭旨、大臣奏議等京城內的官方文書、政治情報。頁數不定,一月一期。《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個旨意,從內閣抄了出來,幾天兒工夫,就上了京報。」《二十年目睹怪現狀》第四七回:「頭回看見京報有他的奏章,說是已經降了多少,每人給與薙刀一把,大約總有些降服的。」
|
京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洛陽的別名。參見「洛陽」條。因東周、東漢曾在此建都,故稱為「京洛」。
|
京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擦弦樂器,張二弦。竹製琴筒,音色高亢,主要用於京劇伴奏,故得名。早期有「胡琴」、「二鼓子」之稱。京胡從徽戲中的徽胡發展而來。
|
北京林業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林業大學是一所以林科為主,兼設工科、經濟與人文學科的高等學校;一九六○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隸屬林業部。校址在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占地六百四十畝,校舍建築面積近十七萬平方公尺。
北京林業大學是一九五二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由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併建立的,初名北京林學院;一九五三年下半年從平原農業院調入一批教職員工;一九五六年清華大學建築系造園專業併入;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曾遷雲南省,幾度易址,於一九七三年四月遷至昆明市安寧縣,同年,雲南農業大學林學系併入,學校改名為雲南林業學院;一九七九年原北京林學院遷返北京;一九八五年八月改現名。 一... |
京都大學(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都大學前身為創立於一八九七年(明治30年)之「京都帝國大學」,初設理工、法、醫、文學等學院(College)。一九一九年,改組為五個學部(Faculty):理、工、法、醫、文學。一九二三年增設農學部。一九四七年改稱今名。
京都大學之創設,肇始於「建立一所可與東京大學相抗衡的大學」之倡議,並擇定人文薈萃的京都為校址,至今已有多位教授或校友榮獲諾貝爾獎,為一學術氣氛濃郁之日本國立大學。 今日京都大學具有九個學部(Faculty):文學、教育、法學、經濟、理學、工業、醫學、藥學、農學,及一個教養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nd Sciences)、...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