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諾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出處2 一、解釋2.1 探悉3 二、故事3.1 三、1相似詞3.2 三、2相反詞4 四、例句 一、出處《史記‧季布欒部列傳》:「曹邱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生於梁楚間哉?』」 一、解釋只答應他人之事一定會辦到,絕不更改。這種承諾比千金還可貴,用來形容人非常有信用。 探悉「一諾千金」出自史記季布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間哉!」李白敘舊贈陸調詩:「一諾許
一波三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波三折2 出處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一波三折寫字一筆中藏有三段轉折比法。一波,一筆畫。折,筆鋒曲折 出處晉王羲之題筆陣圖:「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相似詞曲曲折折、礩碚者屢 相反詞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例句這回事情歷經一波三折才成功,絕不容許他人破壞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惱羞成怒」原作「老羞成怒」。每個人皆有羞恥之心,有的人感到難為情時,會設法改正錯誤,除去羞恥之處;有的人卻硬著頸項不願悔改,反而發怒來掩蓋自己的羞恥,指責他人,這種情形便是「惱羞成怒」。《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敘述安老爺為眾人解釋十三妹為何要報父仇,十三妹的父親原本在朝為官,他的上司想讓自己的兒子娶十三妹為妻,但十三妹的父親是個尚氣節的人,平日不喜歡其上司趨炎附勢的作法,因此不肯答應,上司見自己被拒絕,便老羞成怒,藉公務之便,彈劾十三妹之父,將他下獄害死。文中的「老羞成怒」,與「惱怒成怒」的意思相同,都是極為羞惱,轉而發怒恨人。後來「惱羞成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因羞愧到極點而惱...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勢強大的賓客,占了主人的地位。或比喻外來的、次要的事物占據或勝過原有主要事物的地位。[例]他在聽眾席上大發議論,喧賓奪主,引起其他人的側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敬辭。用以尊稱他人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今人都只限用於尊稱對方之親屬或有關係的人。如:「令尊」、「令郎」、「令堂」、「令婿」。
弄巧成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接木移花丫鬟充小姐,弄巧成拙牯嶺屬他人。」
交互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逐步將責任轉移給學生,發展成學生之間相互提供支持的「同儕對話」,這就是Vygotsky所謂的由他人調整到自我調整。Palincsar和Klenk(1992)指出,學生在相互教學法中就是透過高社會性、互動性及完全的對話才獲得並內化四項閱讀策略。專家根據研究,提出有效「交互教學法」之三項建議(Harvard Univeristy,March,1986;Palincsar&Brown,1948):1、 責任轉移宜漸進,即從教師主導到學生自己負責之轉移,必須是漸進的。2、 要求須與能力配合,工作及責任之難度,應予每個學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稱謂:(1)用以尊稱父祖輩。如:「家君」、「嚴君」。漢.孔安國〈書經序〉:「先君孔子生於周末。」(2)妻妾稱自己的丈夫為「君」。如:「夫君」、「郎君」。《禮記.內則》:「君已食,徹焉。」漢.鄭玄.注:「凡妾稱夫曰君。」(3)對人的尊稱。如:「諸君」、「胡君」。《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傳》:「君勿言,吾私之。」(4)對他人母親或妻子的尊稱。如:「太君」、「細君」。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今我女弱不能前,請寄二花,以獻於佛。」比喻借用他人的東西來作人情。元.蕭德祥《殺狗勸夫.楔子》:「既然哥哥有酒,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老殘遊記》第六回:「今兒有人送來極新鮮的山雞,燙了吃,很好的,我就借花獻佛了!」
不能自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控制自己激動的情緒。唐.盧照鄰〈寄裴舍人遺衣藥直書〉:「殷揚州與外甥韓康伯別,慨然而詠『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因泣下交頤,不能自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