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0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虛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休,三國魏人,為曹操宗族中的晚輩,極得曹操賞識,曾以「吾家之千里駒」來稱讚他,並將他視如己出。曹休常跟著曹操四處征戰,負責統領曹操的隨身親兵「虎豹騎」,故有過人的膽識。有一次,劉備派吳蘭領軍在下辯駐守,曹操派遣曹休與曹洪共同帶兵出戰。曹軍行進當中,劉備又派張飛在固山駐軍屯守,好像是要阻斷曹軍的後路。當大家正在猜疑劉備的用意時,曹休說:「他們如此張揚聲威氣勢,一定是想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然後再暗中派兵偷襲。我們應該趁其不備,發動攻擊,只要能把吳蘭的軍隊打敗,張飛必然就會撤軍。」曹洪接受了這個建議,立刻率領大軍攻打吳蘭的營地,吳蘭果然大敗,張飛亦如所料的撤了駐軍。這段文字中的「先張聲勢」,指的是誇...
空中樓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中樓閣」指的是在空中顯現的樓臺觀閣。這句話可用來形容樓閣建築的高聳入雲,例如唐代宋之問〈遊法華西寺〉詩所說的「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法華山位於浙江西北,有晉代高僧法華的靈蹟及法華泉,山下有法華寺,建築極其雄偉。宋之問先形容高聳的法華山,就像當年佛陀說法所在的靈鷲山那樣莊嚴聖潔,其次形容壯觀的法華寺在雲海間掩映,就好像是蓋在半空中的殿宇一樣,那樣的虛幻、空靈。樓閣既高,自然可眺望四方,所以「空中樓閣」可以比喻思想明澈通達。又因為樓閣現於雲端之上,像似虛幻、不著實際的建築物,所以「空中樓閣」也可用來比喻虛構的事物或不切實際的幻想。
一語道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句話就能說中事情的要點或真相。[例]他像是會看透人般,一語道破了我的心事。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樣的。能量(energy)與能量凍結(blocks to energy)能量凍結為一種抗拒的方式,像是身體某部位的緊張、抖動、說話看別處避免接觸、沒有感覺、說話聲音很緊等。治療重心在發現干擾的能量,以便讓當事人對這些感覺有所覺察,然後協助當事人將凍結的能量轉化到更能適應的行為。 治療歷程治療目標自我覺察,並因有覺察擴大了選擇性。覺察包括對環境的理解、對自己的覺知、接受這樣的自己、自己是有接觸的能力。逐漸為自己承擔責任,也對行為負責任,包括行動的後果。發展技巧獲得肯定,以滿足自我需求,但不侵犯別人的權利。由環境的支持轉向...
反向作用(Reaction_for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矯枉過正的典型反向作用。俗諺中的「此地無銀三百兩」亦是反向作用欲蓋彌彰的最佳寫照。其他生活常見例子像是:對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懷有敵意的繼母,往往特別溺愛孩子,企圖證明她沒有敵視孩子;再如,過分熱情或自我吹噓的行為是對被壓抑在無意識中的那種不好與人交往或自卑的強烈衝動的一種反應。當某人希望照顧自己卻明顯地照顧別人、“恨”自己真正喜歡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愛”自己所恨的競爭對手或所不喜愛的職務。 參考文獻Hayashi Tatsunori(無日期)。心理防衛機轉。2009年7月4日,取自:http://www.angelf...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法與自然科學家之研究並不相同。4.史學家之研究雖無法直接控制變項,但此限制也是多數行為研究之特徵,像是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與經濟學等非實驗室之研究,亦是如此。 参、史料來源教育之歷史研究,最基本步驟為史料蒐集,若蒐集越多月完備,在報告之撰寫上越能詳盡完整,否則難免掛一漏萬。史料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主要史料主要史料(primary sources)是指事件的真正觀察者與參予者所提出之報告,或過去使用之物體可供直接研究。主要史料為歷史研究必須具備的,缺少主要史料則歷史研究便毫無意義。主要教育史料之來源大致有三類:1.官...
回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往事的追憶。如:「在我的回憶中,童年生活就像是一幅永不褪色的圖畫。」
反社會型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 病程個案年齡至少要到十八歲才會獲得診斷,但大部分患者,在十五歲以前就出現某些行為問題的症狀,像是逃學、逃家、對動物或是他人殘酷行為、或破壞財物。盛行率男性為百分之三到四之間,兒女性則為百分之一,男性盛行率大於女性。(註1) 原因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個體幼年生活不能在家庭尤其是父母的關心溫暖中,獲得人格的健全發展,可能是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行為主義即認知學派,則是都認為是因家庭中不當教養所形成。在生物因素方面,身經系統的缺陷,使患者對威脅和壓力的反應低於常人;額葉功能缺陷;血清素低活性,都是可能造成原因。(註1.2) ...
。干擾理論最重要的預測是:當訊息不被新資料干擾時,最能被順利回憶。學生可應用此效果適度處理干擾問題:像是考試前安排作息表(在等待考試期問所需學習或從事其他事情,在性質上十分不同於測驗材枓,避免產生干擾)。 參考文獻游恆山譯(2004)。心理學。台北市:五南。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J. Sternberg原著)。台北市:雙葉書局。陳學志、邱發忠、劉政宏、林宜利、陳荻卿、林奕宏、陳淑蓉譯(200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學富。鄭麗玉、陳秀蓉、危芷芬、留佳莉(2006)。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診斷性評量(diagnostic_evalu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學生的學習困難持續地發生,也無法以形成性評量所採取的補救措施來解決時,這時就需要更進一步深入分析其困難形成的原因和所在,而此時所採取的評量就是診斷性評量。也就是說,假如教師想要確認學生特殊的學習問題,可能就需要參考診斷性評量的結果。我們可以想像,形成性評量就像是急救處理,對於簡單的困難可以立即給予解決,但嚴重的困難問題還是得經過較精密性的處理,而診斷性評量後的分析和處理即是屬於此類。所以,也可以說診斷性評量是一種更綜合和精密的評量,它可以發現學生在某一項特定學習內容或技能上的問題,藉此採取學習補救的措施。而這些測驗可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