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權宜之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以貂嬋行美人計,策動呂布殺死了董卓。董卓死後,王允一改以前屈己從人的低姿態,完全顯露出個性中原有的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史書對他的描述為「性剛疾惡,……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也因為他為人處事極為嚴厲,事事循理,不知變通,所以下屬都不太親近他。不久,董卓的舊部李傕等人攻入長安,王允被殺。後來「權宜之計」被用來比喻因應某種時機而暫用的計謀。
嚴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正剛毅。《漢書.卷八六.王嘉傳》:「嘉為人剛直嚴毅有威重,上甚敬之。」《三國演義》第五五回:「郡主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諸將皆懼。」
不避彊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官剛正,不畏強勢。唐.權德輿〈唐西川節度副大使韋公先廟碑銘序〉:「操持貴倖,不避彊禦,善理宮室,得其時制。」也作「不畏強禦」。
筋骨昂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性情剛正,節操高潔的樣子。如:「老兵們雖然被歲月磨去了不少豪情壯志,但是依然是筋骨昂然,不屈於流俗。」
虎狼當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豺狼當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豺狼當道」原作「豺狼橫道」。「豺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用來比喻狠毒的惡人。《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中記載,漢成帝時,侯文因為性情剛正,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因此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願出來當官。當時京城首長孫寶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布衣交後,任他為東部督郵,糾舉轄區內不法之事。有一天,孫寶問他:「現在要開始剷除惡人,轄區內有這樣的人嗎?」侯文回答:「有,霸陵杜穉(ㄓˋ)季。」孫寶因為和杜穉季有淵源,不想辦他,便問:「還有誰嗎?」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
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丈夫的弟弟。《官場現形記》第五回:「被他叔子一頭撞來,剛正撞在肚皮上。」也稱為「小叔」。
南史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齊國一位剛正直言的史官。《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嚴氣正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正不撓。《後漢書.卷七○.孔融傳》:「夫嚴氣正性,覆折而已。」
不憚強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官剛正,不畏權勢。《梁書.卷三六.孔休源傳》:「當官理務,不憚強禦,常以天下為己任。」也作「不畏強禦」。
掩罪藏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蓋罪惡。如:「理事長急公好義,剛正不阿,剛正不阿,從不徇私偏袒,掩罪藏惡,所以深受會員的敬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