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間奏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間奏是在音樂作品段節之間或在戲劇幕段之間演奏的音樂。戲劇作品之間奏,有時是純器樂曲,有時卻帶有動作和敘述劇情。純音樂作品的間奏多用以連接長、大的樂章或樂段。宗教音樂的間奏是在聖歌和讚美詩之間演出,通常是用即興演奏。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
夏康舞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洛克時期的舞蹈,舞曲為三拍子,用頑固低音(Ostinato)伴奏。夏康舞發展於十七世紀初期,從十七世紀後期到十八世紀初期間,特別盛行於法國的歌劇中。1598年西班牙的古文獻資料曾提到夏康舞,並稱它為一種粗野淫穢的舞蹈,現存15首夏康舞的歌詞,內容輕浮、濫情,又兼具幽默。當時的文獻把它與莎拉邦德舞(Zarabande)相提並論。1615年間,這種舞曾被劇院禁演,但民間仍在演出。1635年的文稿把它稱為舊舞的一種。關於當時夏康舞之演出實況,如今已無資料可查,只知道它是一種社交及劇院舞蹈,配有歌詞並用吉他、響板和鈴鼓伴奏。十七世紀早期,夏康舞從西班牙傳入義大利,因內容不雅而遭禁演。在New Gro...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太平鼓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流行於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河北、安徽、甘肅等地,鼓形似一圓扇,以鐵絲作圈,蒙羊皮,鼓柄下端有一橢圓形小圈,圈上穿許多小鐵環,搖動鼓時小鐵圈相互撞擊發出細碎的金屬聲。原用於祭祀、跳神等宗教活動,舞者左手持鼓,右手執藤條擊鼓,或打鼓心,或敲鼓邊,邊敲邊舞,舞蹈動作多採自霸王鞭、七節棍等。鼓點變化豐富,舞蹈粗獷,技巧複雜。東北三省稱「單鼓」,河北稱「扇鼓」,陝西稱「羊皮鼓」,甘肅稱「檳鼓甩辮子」,安徽稱「端鼓」或「喜鼓子」。
《中國鼓文化研究》、《中國音樂辭典》。
|
存在主義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名詞。存在主義是一門研究存在的哲學,所關注的不僅是客觀的經驗,也關心主觀的經驗;不僅關心『抽象的真理』,也關心『存在的真理』。因此,不僅研究個人的經驗,也要研究作出經驗的個人。治療師透過相處的過程,而非智識上的分析過程說明患者存在真實性,因此在課程中治療師與患者的動作、姿勢、手勢、韻律和音節等相遇。藉著透過自己的身體了解並理解他人,與患者一起動作並走入患者動作模式中,親身經歷患者真正的感覺,以達到同理心作用。
《Dance Movement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1992.
|
局部動作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動作僅限於肢體的某部份,如:爵士舞蹈中,常見頭部的旋轉動作等。
Irmgard Bartenieff & Doris Lewis《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1980.
|
動作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屬活動治療法之一。義同舞蹈治療法〔見Dance Therapy〕。
|
動作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演武打、特技或以武打、特技表演見長的演藝人員。如:「這名動作演員不僅武打動作俐落,演技也很好。」
|
「動作是一種活建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概念。由於早年建築師的訓練,拉邦把建築師所必備的數學精準應用於動作設計上,如:各種情境與驅使即由不同的勁力元素,加減而成;而《空間學》中的動作順序,更是計算點、線、面在三個互相垂直平面的直角上,所擁有的空間張力與因動作過程而造成之空間拉力而定。是故,拉邦認定動作是一種活建築。
Irmgard Bartenieff & Doris Lewis《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1980.
|
形式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名詞。指文學作品的結構,而非它的內容。在戲劇中,形式指的是「幕」(acts),它又被區分為「場」及「景」,再被區分為「語法」(speeches)。這個詞也指造成體材不同的成份,在這種情況之下,戲劇可分為悲劇、喜劇、滑稽劇及音樂劇等類型。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
阿巴奈拉舞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種菲律賓舞蹈,基本上以起源地古巴哈瓦納(Havana)的音樂為名,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傳入菲律賓,並混合了菲律賓人自己的舞蹈特性,有些類似於阿根廷探戈〔見Tango〕;多數的《阿巴奈拉舞蹈》來自潘加西那(Pangasinan)和伊洛卡斯(Ilocas)一帶。《Habanera de Soltera》是由已訂婚的準新人,在婚禮前的第五個儀式中所跳的舞(共有七個儀式),當天男女雙方親戚都要聚在準新娘家,宴後,這對夫妻就會表演這支含情脈脈的舞蹈,舞中表現出濃情蜜意與期待結婚的喜悅。此舞著重腿部和足部的動作,包括滑步、屈膝和單足跳,同時有典型的手部動作,稱為「Kewet」,就是半握拳,手腕外旋而且...
《An Essay on the Spanish Influence on Philippine Danc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