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8.44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坦達瓦舞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印度舞蹈中激烈的舞蹈形式,與溫柔的舞蹈(Lasya)相對,二者常被分別誤譯為男性及女性的舞蹈,但實際上二者均可由男性或女性演出。Tandava可細分為兩類:pebali及vahurupa。前者祇以四肢動作演出,而且沒有戲劇技巧,後者富含戲劇技巧,舞者不斷更換衣服,口中並吟唱著由無意義的音節如Ta、Na、Dim所組成的Telena歌聲。Tandava名字的由來,相傳是來自首先跳此類舞蹈的濕婆神(Shiva)的使者譚度(Tandu)。
Projesh Banergi《Art of Indian Dancing》.
認知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動機說以為「需要知道」乃是一種動機,從資訊處理而言,洪特(J.M. Hunt, 1906~1991)認為人常想把「新知」和「已知」合成一體。新知可能與已知一致,也可能前後矛盾。如果矛盾過甚,也可能使人退縮。但從內發的動機而言,矛盾的程度有高低之別,會生出強弱不等的動機,而有愉快或不快之感,牽涉到快樂問題。毫無矛盾或矛盾微不足道時,使人厭煩;矛盾過劇又使人不快,反而是中度的矛盾予人適度的快感;而引起積極的探索行為,是一種認知的動機模式。
  洪特從人對訊息或知識的處理著眼,側重新知和已知的一致性和矛盾性與情感的關係。即是說新知與已知一致未必使人感覺愉快,甚至以為新知也「不過如此...
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調用一個過程所要求的狀態條件,例如系統狀態匹配到執行產生式規則所要求的先決條件。
動機階層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機使人確定方向,提起勇氣去行動。雖然人們的需要和衝動影響動機,但需要包含比較複雜的因素,例如逃避而非追求的需要,因此比較不容易鑑定其本質的究竟;而動機則直接與追求目標和滿足感有關。動機對行為的影響有三種功能:(1)動機是動力的泉源,使人們實際行動去達到目的;(2)動機是行為的指標,引導人們採取適當的途徑,運用可能的方法,在變化的情況中達到自己的目的;(3)動機是行為的裁判,使人們選擇有效率的方法,達到更精確和完美的效果。
  摩根(C. Mogan)的動機循環圈說明動機是由需要變成動力,採取行動以達成目標而獲得滿足。由於動機是基於需要,為了探討動機就必須了解需要的層次。莫瑞(H...
扇子舞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哈尼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元陽、綠春、紅河、元江、新平等縣哈尼族聚居區。因雙手執扇起舞,故名。元陽等地白鷳鳥甚多,哈尼人視之為善良、吉祥的象徵。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貧病交加的哈尼老人倒臥樹下,一隻白鷳鳥在樹上看見,遂銜來妙葯,救活了老人,為感謝和紀念白鷳鳥,老人砍芭蕉葉做為鳥翅,模仿白鷳鳥起舞。一說很久以前,一場瘟疫流行,奪去了哈尼族的所有生命,只剩下一個嬰兒,嬰兒的哭聲觸動了天上仙子她就化作一隻白鷳鳥,含葯救活了嬰兒,哈尼族才得以繁衍下來。又說以前有個叫阿衣的小孩,曾經學著白鷳跳舞,後來哈尼族才有了舞蹈。現民間流傳的阿衣而笛施笛瑪的傳說,即阿衣是最早跳舞的人。至今元江一帶還沿用棕...
存在主義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名詞。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盛行的對哲學、宗教、藝術思想的態度。對荒謬劇場有極大影響的現代哲學思潮,描述人性處在非理性的世界中的不安穩狀態。存在主義現代的表達始於十九世紀丹麥神學家齊克果(Soeren Kierkeggard, 1813-1980);法國小說家及劇作家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對其現有型態和普及情形貢獻最大,他的《無路可出》(No Exit)呈現三個人被關在某種情境卻無法逃脫的情況,最後終於了解地獄就是人與人相互折磨的地方。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動機(教育行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機」在行政學上又可名之為「激勵作用」,係指個人為組織目標付出努力的意願,但這種意願受制於努力能否滿足個體的某種需要而定。而「教育行政激勵」,則係指教育行政人員或機關針對教育人員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種需要,採取適當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刺激鼓勵方法,設法滿足成員的需要,激發其內在的工作意願,使之產生所期欲的行為反應,俾能成功的達成組織目標。此一定義,實包括下列三個要點:
  1.教育行政激勵在滿足成員的需要:成員尚未滿足的需要,正是激勵的起點,它引發成員個人內心的激奮,導致個人從事滿足需要之有目的行為。當需要滿足時,一個激勵的過程就完成了。
  2.教育行政人員應採取適當...
獅陣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陣名。台灣民間舞蹈。於迎神賽會與慶典中演出。約於1661年間隨鄭成功移台而流傳於台。五方獅子舞被視為是今天獅舞之雛型、歐陽修在〈新唐書禮樂志〉中提到「舞獅」,「銅鈸二人,舞者四人,設五方獅子高丈餘飾以五色,每獅子十二人,畫衣持紅拂,首加紅襪謂之,獅子郎」。台灣之舞獅俗稱「弄獅」,最常見之舞獅種類分為:閉口獅(亦稱雞籠獅、南部獅)、開口獅(亦稱柑仔獅、北部獅,客家獅亦屬其中)、醒獅(廣東獅)、北方獅(北京獅)。獅子的舞法,南部獅陣以打獅套為主,北部獅團以打獅節為主,醒獅以踩青為主。
吳騰達著《台灣民間陣頭技藝》1996。
動機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自動機,英語稱automaton(複數automata)係由希臘語而來,指「自行動作者」,或指「自動木偶」,但一般而言,含有「響應外來的資訊而自行動作的機械」或「由離散參數表示的動態系統」之意義;人也可算是一種最精巧的自動機,但其結構和功能仍有很多未知,故屬黑相(black box)的一種。自動機的作用常被抽象化為輸入、輸出以及狀態轉移關係的形式,例如:□某時刻t的輸出Yt由該時刻之輸入Xt系統狀態St而定,則Yt=λ(St,Xt)□指定最初(t=0)狀態S0和在某狀態St-1時有輸入Xt-1進來,即轉移至狀態St,則St=δ(St-1,Xt-1)
動機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名詞。引起行動的契機稱為動機。形成行為動機的因素有二。一是動因又稱驅力(drive),另一是誘因(incentive)。動因起於人的心理需求(need)。這些心理需求包括身體活動求安全愛情、社會承認、自我表現以及競爭等。誘因包括獎賞、責罰、場地設備、時間、教師以及教練等的鼓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