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爾斯山(陳慧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個山沒有綠色,只有岩石峭壁和白雪皚皚的高峰。此時岩石的原來面目整個暴露,畫家要畫的主要對象就是岩石。國畫有專門畫岩石的皴法,但陳慧坤沒有採用傳統的皴法,而是依靠他實地觀察岩石的風貌,用寫實的方法描繪出來。畫面中,群峰崢嶸,雪光在暗面中的反映與亮處的耀目,也是在國畫的筆墨間放進西方繪畫的理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瘦巴巴、瘦骨如柴。
南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山脈名
姆出;波斯藝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斯的舞者兼高級妓女。當人老珠黃不能再表演時,她會訓練年輕的女孩們跳舞,以及「拋媚眼、討好客人、表現親切、吟誦美麗的詩詞,在談話中充滿諺語、奉承害羞的男人,對大膽的男人更大膽,葬身夜晚而黎明綻放愛情花朵等等技巧」,在表演中,年長的「姆出」會伴隨舞者歌唱。
《Serpent of the Nile》.
那亞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亞集的阿那亞(Abhinaya)為舞蹈動作;達帕那(Darpana)為映像,因此阿那亞集的梵文意思為「鏡映舞姿」,此鏡映的運用在中世紀歐洲亦有。此書為難地.凱師婆羅(Nandikeshvara)所著,為印度古典舞蹈專著,也是舞台表演的教科書,對印度舞蹈的發展十分重要。在此之前有婆羅多牟尼總結前人的經驗而完成的舞蹈巨著:舞論(Natya Shastra),舞論內容博大精深,包括印度舞蹈的聲樂、器樂、戲劇、角色發展的研究,及各種舞蹈風格、戲劇表演、伴唱和伴奏等的行式的規定。阿那亞集即參考節錄自舞論。在1917年倫敦由印度協會(India Society)出版的阿那亞集英譯本,主要探討...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安吉卡阿那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為印度舞蹈中意指身體動作的真實或視覺的印象。是利用身體姿勢來感發觀眾內心某些心理狀態和感觸,以便把劇情帶到觀眾內心深處。Angika Abhinaya包含一系列約定俗成的姿勢,每一姿勢各自代表一特定之事務,如以某一些姿勢拿著花,代表花上有蜜蜂,而蜜蜂使拿花者受到驚嚇。又如某一動作拾級而上進入皇宮,另一動作代表從皇宮下來等,佈置中卻不必真有蜜蜂、皇宮。Angika Abhinaya主要利用四肢來表現。
Manomohan Ghosh《Nandikesvara Abhinayadarpanam》Manisha Granthalaya Private Ltd. Galoutta 1981.
克順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萬民順從、相親。〈中山五鼎〉:「克順克,亡不率仁。」
那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舞蹈術語。係印度的一種梵文劇院式的舞蹈及姿態表演。就字義而言,字首abhi意思為「到」、「朝向」,而字根ni意思為「承載」、「攜帶」,故abhinaya之意義是「呈現」一齣戲「到」觀眾之前。阿那亞及內在觀點的詮釋,影響所有的劇院表演,包括音樂、舞蹈、對話,並以其感情的特點,融合音樂帶至手姿語彙(Haasta-mudra)之視覺高潮。四種指引即包含所有的動作表演:一、安吉卡阿那亞(Angika Abhinaya)為動作的一般性模式,主要以呈現真實及視覺的印象為主。二、法西卡阿那亞(Vachika Abhinaya)為節奏的表達或整首舞的聲音;包括發音、重音、節奏(以說話或姿勢或二者兼用...
《Dictionary of Dance》、Manomohan Ghosh《Nandikesvara Abhinayadarpanam》Manisha Granthalaya Private Ltd. Galoutta 198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蝦皮。毛蝦乾。直接或蒸熟後晒乾製成,比蝦米的形體更小,是調製鮮味的常用食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頭部上面及體背為一致的灰褐色,尾羽黑褐色,頰部顏色較淡,眼周圍白色,眼先污白色。兩翼黑褐色,初級飛羽及次及飛羽有淡褐色的窄羽緣,三級飛羽及大覆羽有白色的寬羽緣;中、小覆羽的羽端緣為棕褐色。體腹面腮、頦、喉、下腹、及尾下覆羽均為白色,但胸及兩脇密布褐色的縱斑,斑紋粗,界限不明顯。喙黑褐色,下喙基部肉色。跗蹠及趾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