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搭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婦女蒙面的頭巾,多用於上街、婚禮或喪禮。《聊齋志異.卷二.蓮香》:「搭面既揭,歡若生平。」也稱為「蓋頭」。
褖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紅色邊緣的黑衣服。《儀禮.士喪禮》:「爵弁服純衣,皮弁服,褖衣,緇帶,韎韐,竹笏。」漢.鄭玄.注:「黑衣裳赤緣,謂之褖。褖之言緣,所以表袍者也。」
哀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禮中,孝子因哀痛過深不能自持,須靠手杖扶持,這根手杖稱為「哀杖」。
幎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覆蓋在死人臉上的東西。《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裡著組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水。《儀禮.士喪禮》:「浴用巾,挋用浴衣,渜濯棄于坎。」唐.賈公彥.疏:「潘水既經溫煮,名之為渜;已將沐浴,謂之為濯。」
參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禮,出棺之前,喪家及親友向靈柩參禮,伴以鼓樂,稱為「參靈」。《儒林外史》第五回:「靈柩停在第二層中堂內,眾人進來參了靈,各自散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列、安放。通「夷」。《儀禮.士喪禮》:「士舉,男女奉尸,侇于堂。」
吹鼓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婚禮或喪禮中吹奏鼓樂的人。
凶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將軍出陣時,從北門出發,並以喪禮處之,以示必死的決心。故後稱北門為「凶門」。《淮南子.兵略》:「君若許之,臣辭而行。乃爪鬋,設明衣也,鑿凶門而出。」
引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挽柩車前行的白布條。清.吳榮光《吾學錄初編.卷一七.喪禮門三.品官喪二》:「古以車載柩,車行挽之以馬,惟喪車用人,挽車之索謂之引,亦謂之紼。今以整疋白布為之,繫於杠之兩端,前屬於翣。柩行引布前導。……凡有服親屬,皆在引布之內,孝子最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