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20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盤下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地表向下陷落的現象。形成的原因包括地殼運動、地震引起土壤液化、火山活動等自然因素,或超抽地下水、建物載重、地下採礦等人為因素。也稱為「地層下陷」。
稀有金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殼中含量非常少、分佈也較為分散、提煉比較困難的金屬,按其物理和化學性能以及在礦床中的共生情況,可分為四種:稀散金屬類如鎵Ga、銦In等;高熔點稀有金屬類如鎢W、鉬Mo等;稀土金屬類如鑭La、釔Y等;此外還有諸如鈹Be、鋰Li等其他稀有金屬。
造陸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種地殼變動,使大陸或海洋地殼發生上升或下降運動。此運動主要造成高原、穹丘及盆地等各種構造。造陸運動影響地殼之範圍甚為廣大,會產生侵蝕面或地層的假整合。
火山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核心的岩漿及其伴隨的氣體等物質,侵入地殼、噴出地表及噴入大氣的現象或過程,統稱為「火山作用」。
古生物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生存於地質時代的各類生命的科學。研究素材為埋藏於地殼中的動、植物化石,分析其形態、類別、功能及演化關係,並藉以判定地層的地質年代等。主要為研究化石學(fossil study)。
太古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質學上稱地質歷史上距今約四十六億年前至二十五億年前,期間約有二十多億年之久。
貴金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殼中儲藏量較少的金屬。具有化學穩定性、延展性、耐熔性。如金、銀、鉑等。
侵蝕循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地形演育的學說。地殼發生變動,陸地隆起抬升之後,地表地形主要受到河流、海水、風、冰河等的侵蝕,隨著時間的延長,發展出不同的形態特徵。該學說也將地形演育歷程比擬為人生不同階段,由幼年期地形而演進為壯年、老年期,最後地表高度大致接近海平面,形成「準平原」,完成一個循環。在地形演育過程中,若地殼又發生隆起,地形演育將再從幼年期起,形成另一循環。
板塊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外部岩石圈由若干板塊構成,各板塊浮在較流圈之上,因受海底擴張推力的影響互相移動且產生作用。
板塊構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殼是由數個大小不等、彼此間會水平移動的地殼板塊所構成,而浮在地函上,因受海底擴張推力,於是互相作用、推擠。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