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昏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花耳聾,神智昏亂。《遼史.卷九九.蕭撻不也傳》:「不勝搒掠,誣伏。上引問,昏聵不能自陳,遂見殺。」《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聵的狠,一日又覺得明白些。」
金城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不詳。 (3) 嬰:圍繞。〔參考資料〕 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孫子》云:「金城湯池而無粟者,太公、墨翟,不能守之。」《孫子》有金城湯池之說,後人因此開地為池,以養魚鱉。
負重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重」是指背負重物或擔負重任。「致遠」則是指到達遠方。此語見用於《六韜》。六韜,指文、龍、虎、豹、犬、韜。相傳為姜太公望所撰,為古兵書。在《六韜.卷六.犬韜.練士》中,周武王問太公如何選擇士兵,太公回答,挑選士兵,應該按照不同人才的類型來加以選擇,分成各種不同的隊伍。其中「能負重致遠者」,也就是能夠背負重物到達遠處的士兵,應該集中為一隊。這是軍隊中所必須熟悉的道理,不可以不明察。後來「負重致遠」用來比喻能夠擔負重責大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帳幕。《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子我在幄,出迎之,遂入,閉門。」《資治通鑑.卷一九八.唐紀十四.太宗貞觀十九年》:「上臨水設幄受其降,仍賜之食,八十以上賜帛有差。」
大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稱伯父。(2)對老年男子的尊稱。《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莊里人報:『太公,員外來也。』那大伯在草廳上坐道:『交他來見我。』」《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頃間,忽有一老嫗提著飯籃,口中喃喃埋冤,怨暢那大伯。」(3)稱飲食店裡的年輕店員。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飲食果子》:「凡店內賣下酒廚子,謂之『茶飯量酒博士』。至店中小兒,皆通謂之『大伯』。」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九.顧覓人力》:「凡顧人力及幹當人,如解庫掌事,貼窗鋪席,主管酒肆食店博士……酒家人師公、大伯等人。」
千載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聲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趙,平定燕國,然後就請以燕國為封地,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啊!」「千載一時」這個成語的用法和「百代之一時」相同,都是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
圓鑿方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枘6>兮,吾固知其鉏鋙7>而難入。眾鳥皆有所登棲兮,鳳獨遑遑而無所集。願銜枚而無言兮,嘗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顯榮兮,誠未遇其匹合。謂騏驥兮安歸?謂鳳皇兮安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文子.上義》。 (2) 騏驥:駿馬、良馬。 (3) 駶跳:跳躍。駶,音ㄐㄩˊ。 (4) 唼:音ㄕㄚˋ,魚、鳥在水中覓食。 (5) 圜鑿: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圓形下凹部分。圜,音ㄩㄢˊ。 (6) 方枘: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頭。枘,音ㄖㄨㄟˋ。 (7) 鉏鋙:音ㄐㄩˇ ㄩˇ,互不相容。同「齟齬」。〔參考資料〕 《文子.上義》夫知法之所由生者,即應時而變;不知治道之源者,雖循終亂。今為學者,循先襲業,...
發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煥發、飛揚的樣子。《禮記.樂記》:「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容貌充滿,顏色發揚。」
歇後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漢語特有的隱語。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如同前提,作為引導;後半部則像說明,為表達的重點。其特色在於使語言表達過程中,產生隱晦、恍悟與暫停、豁然的效果。若運用得當,可使意念的說明詼諧靈動,妙趣橫生。如:「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朝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富翁或當鋪管事。《水滸傳》第四六回:「莊主太公祝朝奉,有三個兒子,稱為祝氏三傑。」《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偶然這日進城來,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鋪中問個家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