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69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搖搖欲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搖搖欲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搖搖,是搖動不穩的樣子,如《大戴禮記.武王踐阼》︰「若風將至,必先搖搖。」是形容物體搖動的樣子。而在《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匱》︰「黃帝云︰『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則引申有動搖危懼的意思。用「欲墜」加強其語意,「搖搖欲墜」有東西快要掉下來,很危險的意思。如在所引典源《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中,諸葛亮自知大限將至,但壯志未酬,希望天假以年,能讓他完成先主劉備所託。古人認為,人的生命由天上的星宿決定,如果人死了,天上的星宿也會墜落。諸葛亮觀察星象,指出一顆星星,稱是自己的將星,眾人觀看時,發現這顆星星猶如病重的諸葛亮一樣,光澤黯淡,好像快要掉了下來。...
飛熊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文王將遇太公呂尚時,夢見飛熊的事。見《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後用以比喻君王將得賢臣輔佐。《封神演義》第二三回:「昔商高宗曾有飛熊入夢,得傅說于版築之間。」
以暴制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討伐東方的殷紂王,伯夷和叔齊不贊成,上前去勸阻,武王的左右見他們二人阻擾,便要捕捉他們,後來幸賴姜太公把二人放走了。不久武王滅了殷紂王,自稱周武王,追封他父親為周文王,整個天下終於安定下來。伯夷、叔齊卻認為武王的行為可恥,誓死不食周朝的榖米,他們隱居在首陽山中,採野菜充飢,到快要餓死的時候,做了一首歌,其中有兩句是:「以暴制暴兮,不知其非矣。」意思是說:周武王用它的暴臣除去了殘暴的君主殷紂王,結果仍是一暴換一暴,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 【應用】上述故事,伯夷、叔齊均認為武王伐紂是一種暴力行為,所以才有「以暴制...
後恭前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前倨後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前倨後恭」原作「前倨後卑」。蘇秦是戰國時的縱橫家,在他剛學成時,到秦國想向秦王求官。他連續上書十次,但都不被採納,只有喪氣的回家。回家後,家人都看不起他。於是他閉門苦讀,想爭一口氣。他找出《太公陰符》一書,反復熟讀,不斷揣摩,每逢困乏想睡之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終於理解書中道理。後來蘇秦又去各國遊說,他主張合縱政策,說服了齊、燕、趙、楚、韓、魏六個國家結為同盟,共同對付秦國,蘇秦因此擔任六國宰相,佩帶六國相印,也讓秦國因此不敢東侵。有一次蘇秦因公經過故鄉洛陽,蘇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蘇秦看了,說:「...
喜笑顏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而且頗多見與「喜從天降」連用,如《水滸傳》第四二回:「不多時,鐵扇子宋清,策著一乘山轎,抬著宋太公到來。……宋江見了,喜從天降,笑逐顏開。」又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主人聽得肯賣,不覺喜從天降,笑逐顏開。」
籌策運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子房。本為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為韓報仇,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穀之術。卒諡文成。 (6) 圖難於易:難事從容易處開始做起。見「圖難於易」。 (7) 為大於細:大事從細部著手。〔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淮南子.兵略》凡用兵者,必先自廟戰:主孰賢?將孰能?民孰附?...
破竹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併」,兼併。 (11) 齊: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於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12) 迎刃而解: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見「迎刃而解」。 (13) 指授:指點傳授。 (14) 徑造:直接進攻。徑,通「逕」,直接。造,至。 (15) 秣陵:地約當今南京市附近,三國吳孫權於漢獻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為建業。西晉統一後,則又恢復以秣陵為名。 (16) 束手:無計可施,無法抵抗。 (17) 謝:賠罪、認錯。
吐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痰吐出。《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太公睡不著,夜裡要吐痰,喫茶,一直到四更鼓。」《文明小史》第一六回:「怕的是容易傷風,傷了風就要咳嗽,咳嗽起來就要吐痰。」
陰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圖謀而暗中策劃。《韓非子.存韓》:「韓秦強弱在今年耳,且趙與諸侯陰謀久矣。夫一動而弱於諸侯,危事也。」《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周西伯昌之脫羑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納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進貢。指諸侯或藩屬向天子進獻物品。《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納貢於周,如成康之時。」《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