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3.24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和母對稱的。參見「子金」、「子音」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黏土燒製的器物。如:「彩陶」、「陶器」、「陶瓷」。
培養、教育。如:「陶冶」、「薰陶」、「陶鑄」。
快樂的樣子。如:「陶然」、「樂陶陶」。
對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偶是借對等結構之句型,以成雙成對的形式展開相關情思,表現文章規律、工整、對稱之美。講究詞性相同、平仄相對、字數相當。(註一)目錄1 形式1.1 當句對1.2 單句對1.3 隔句對1.4 長偶對2 参考資料3 關鍵字 形式 當句對凡在同一句中,上下兩個短語互相對偶,叫做當句對,又稱句中對。(註二)以「冷」、「熱」為例:1.明‧陸紹珩《醉古堂掃劍》:「人對之常熱,我對之心冷。」  2. 余光中《逍遙遊‧四月,在古戰場》:「在異國,冷眼看熱花。」 單句對凡在語文中,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便叫單句對,又稱單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他人。己的對稱。[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甘拜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拜下風」的「下風」就是「下風處」,和「上風」相對稱。上風指的是風吹過來時,站在風頭,而下風的位置相對應就在風尾了。在《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了一段故事。原來在僖公十三年的時候,晉國鬧災荒,國內缺糧,便派使臣到秦國買糧。秦穆公和大臣商量後,答應了晉國的要求,並且將粟米運到晉國。到了次年冬天,秦國也發生饑荒,派人到晉國請求購買糧食,但晉惠公不給,秦穆公見晉惠公如此忘恩負義,便親自率領大軍討伐,結果三敗晉軍,俘虜了晉惠公。晉國的大夫披頭散髮,拆下帳篷,追隨在惠公的後面。秦穆公看他們垂頭喪氣,十分憂愁的樣子,就派人告知他們說:「大家為什麼那麼悲傷呢?我秦穆公跟隨你們君王惠公往西走,只是實踐你們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植物果實的類型。由單心皮的雌蕊發育而成。成熟時,果皮乾燥並沿兩邊裂開;開裂後,果皮成對稱的兩片。豆類植物的果實,大都如此。[例]豆莢、皂莢、榆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借出和借入的通稱。簿記學上之貸,與借對稱,專指借出。[例]借貸、貸款
對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文中運用音律、句法及詞性,使兩句子互相對稱。[例]律詩的中間兩聯句子一定要對仗。
夷夏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夏就是光榮的中國人之意。處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豪地自稱為華夏民族。中國古人常以華﹑夷或夏﹑夷對稱來表示漢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以及中國和外國的民族界限。所謂夷夏之防﹐就是要嚴格華夏族和其他民族的界限﹐嚴格防範外族對華夏民族的入侵﹐只能由華夏民族同化其他民族﹐“以夏變夷”﹐決不能容許其他民族影響華夏民族“以夷變夏”﹐排斥外來文化﹐等等。夷夏之防的理論﹐是民族矛盾的產物。早在西周末年﹐戎狄之族成為以華夏族為主體的周朝的主要威脅﹐最後以犬戎族為主的西部民族滅了西周。這對華夏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隨著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夷夏...
羅夏克墨漬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的。墨漬圖片總共有十張,其中包括五張黑白,兩張先明紅灰色、和另外三張彩色墨漬圖片,每張圖片均為左右對稱圖。(註1.2)目錄1 測驗方式2 計分方式3 評價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測驗方式測驗的進行可以分為以下三階段:1.自由反應階段:在此一階段,圖片會以預訂好的順序呈現給受試者,在受試者看完美張圖後,主試者會詢問“你看到或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主試者在提問時應避免一切誘導性的發問,且對該測驗作業的描述也盡量減少,讓受試者能按自己的意願來回答。2.詢問階段:主試者恨受試者一起重新看所有圖卡,主試以自由聯想階段的記錄材料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