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幡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懸掛在軍營外的長形旗幟。《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去臨洮十餘里為大營,多樹幡幟,揚言大兵旦當進。」
拜占庭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的各項比賽。從全國各地運來了許多奇珍異寶,為這座城市增添許多光彩。在教堂、公共場所和家中,都擺放或懸掛著基督和聖母瑪利亞的塑像或畫像,以表示敬意。藝術家並不是努力根據他們的原樣製作這些「畫像」,而是依傳統的姿態進行複製,在擢上美麗的色彩。公民維護著希臘和羅馬的文化:希臘書籍充斥著圖書館;地方行政長官則執行著羅馬法律。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戴克里先、狄奧多西一世英文關鍵字: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 、Theodosius I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
鑰匙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掛鑰匙用的小鐵環。也稱為「鑰匙環」。
鐘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掛大鐘的樓閣。
搏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屬革類樂器之一。以皮革製成,為兩面鼓,有雙環與黃絲繩(現以其他材質取代),腹中鼓裝有米糠,演奏時繩掛頸上,鼓右面以木棒槌打,鼓左面以手拍打,作用在打拍子,建鼓一擊,搏拊以兩擊應合,又稱拊搏或撫拍。音樂停止時,則放在花鼓座上。今仍用於祭孔音樂。漢.劉熙《釋名.釋樂器》:「搏拊,以韋盛糠,形如鼓,以手拊拍之。」
2.撫奏樂器。《書經.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懸掛鐘、鼓、磬的架上橫木。參見「栒虡」條。
御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所頒賜。《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婁府正廳上懸掛一對大珠燈,乃是武英殿之物,憲宗皇帝御賜的。」
中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懸掛在廳堂正中的大幅書畫。《老殘遊記》第三回:「只有中間掛著一幅中堂,只畫了一個人。」
滿堂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喜慶時懸掛的彩絹、方燈或燭臺。《通俗編.器用》:「滿堂紅,暖姝由筆:『滿堂紅,彩絹方燈也。』」《西遊記》第三○回:「小龍王在半空裡,只見銀安殿內,燈燭輝煌。原來那八個滿堂紅上,點著八根蠟燭。」
尸祿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所種田中的收穫。廛,音ㄔㄢˊ,古時平民一家所居住的房地。 (9) 瞻:望見。 (10) 縣貆:懸掛著貆的毛皮。縣,同「懸」,懸掛。貆,音ㄏㄨㄢˊ,一種貉類動物,擅長攀爬。 (11) 素:空,平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