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懸掛、佩戴。《水滸傳》第四五回:「石秀捉了包裹,跨了解腕尖刀,來辭潘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1)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2)古同「罄」。中空銅製,形狀像缽。寺觀禮佛時所敲奏的樂器。僧人於誦經、法會等活動時敲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垂絳幡之素蜺兮,載雲氣而上浮。」清.張惠言〈木蘭花慢.一春長〉詞:「正風避重簾,雨迴深幕,雲護輕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船上用來懸掛帆篷的竿子。如:「船桅」。《廣韻.平聲.灰韻》:「桅,小船上檣竿也。」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念昔從君渡湘水,大帆夜劃窮高桅。」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5) 日踧月迫:一天一天的逼近。踧,音ㄘㄨˋ,同「蹙」,逼迫、逼近。 (6) 懸首:殺人而懸掛其首級以示眾。 (7) 面縛:面向前而雙手反綁在背後。 (8) 翹足可待:舉足而待。形容極短的時間。翹,音ㄑ|ㄠˊ。 (9) 建德:竇建德(西元573∼621),隋漳南人。隋末據河北,自稱夏王,為唐太宗擒殺。 (10) 屯軍:駐軍防守。 (11) 克殄:制服滅絕。殄,音ㄊ|ㄢˇ,滅絕。〔參考資料〕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山水之法,在乎隨機應變。先記皴法不雜,布置遠近相映,大與寫字一般,以熟為妙。紙上難畫,絹上礬了,好著筆,好用顏色,易入眼,先命題目,此謂之上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懸掛。如:「懸吊」、「吊頸」、「上吊」。
懸掛的。如:「吊鐘」、「吊燈」、「吊橋」。
妄自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7) 雄雌未定:指勝負未決。 (8) 吐哺:吐出嘴裡的食物,急著去接待賓客。形容殷勤地求取賢士。 (9) 修飾邊幅:整修裝飾衣著儀容等形式小節。 (10) 如偶人形:指公孫述的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 (11) 稽:留住。 (12) 囂:隗囂(?∼西元33),字季孟,東漢時人。王莽末,據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
酒池肉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紂王是商朝最後一位君主,他暴虐無道,根據《史記.卷三.殷本紀》的記載,他花了大量錢財人力興建了一座名為鹿臺的高臺,又建了許多華麗的宮室,收集許多駿馬和美女。還下令用酒裝滿池子,懸掛的肉類多到像座樹林,以供他隨意吃喝。又叫裸體的男女互相追逐嬉戲,叫樂師演奏靡靡之音,跳下流的舞蹈,生活極其靡爛荒淫。後來「酒池肉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生活極端奢侈縱欲,毫無節制。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這篇裡的「酒池肉林」則是形容酒肉之多的意思。根據《史記》的記載,漢時天子為了誇耀漢朝國勢,聚酒成池,掛肉成林,帶那些西域使節遍觀各地倉庫中儲藏的物資,讓他們見識漢朝的廣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懸掛鐘、磬等樂器的橫木。參見「筍虡」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懸掛。《廣韻.去聲.霽韻》:「罣,挂也。」宋.姜夔〈好事近.涼夜摘花鈿〉詞:「朝來碧縷放長穿,釵頭罣層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