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瓦釜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瓦釜雷鳴目錄1 釋義2 古例3 譯文4 今例5 近義6 反義 釋義瓦釜,泥製的鍋。瓦鍋發出雷鳴般的響聲。比喻小人得志,聲勢顯赫。 古例戰國楚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譯文將奏樂的黃鐘毀棄不用,卻將陶土製的瓦鍋出打雷一般的聲響。屈原受讒言毀謗,懷王時,放逐漢北,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旋又遭讒,流放江南,於是作〈九歌〉、〈卜居〉等篇,以明己志。〈卜居〉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心裡感到迷惑,於是去見太卜,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尚,出家修行的人。如:「老僧入定」。唐.賈島〈題李凝幽居〉詩:「鳥宿池邊樹,僧月下門。」
冷嘲熱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諷刺。※語或本清.袁枚《牘外餘言》。 △「冷言冷語」、「冷熱罵」、「熱唱冷嘲」
譬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怪的水龍頭>:「記憶(A)是一個奇怪的水龍頭(B)。」2.伽利略:「生命(A)有如鐵砧(B),愈被打,愈能發出生命的火花。」 種類 明喻明喻是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者兼備的譬喻,喻詞以「像、如」來表現,運用十分廣泛。如:1.《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2.陳之藩<失根的蘭花>:「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 隱喻隱喻又稱暗喻,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者兼備,但喻詞以「是」來代替明喻的「像」,文言文也會在句末加「也」字。如:1.張曉風<曉風小說集‧訴>:「愛是一種繩索。」2.托爾斯泰<藝術論>:「藝術是生活的鏡子。...
一板一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板一眼」之「一」,典源作「三」。「板」、「眼」則都指中國劇曲中的節拍,每一小節中以檀板擊的強拍為「板」,以簽鼓按拍的次強拍和弱拍為「眼」。「一板三眼」指一小節中有四拍的音樂節奏,「一板一眼」則指一小節有二拍。※語或本《糊塗世界》卷六。後用「一板一眼」比喻人言行謹守法規,有條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擊。《戰國策.齊策四》:「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室如懸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國語·魯語上》:「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2.語譯磬,古代石製的擊樂器。懸磬:屋裡像掛著的石磬,空無一物。原指府庫空虛,現形容家境非常貧寒,物質匱乏或指人生活非常艱難困苦。 3.故事內容有一次,齊孝公出兵去征伐魯國,魯君想派人去說服齊國,制止齊國的侵略,但是不知道用什麼言詞去說服他們,便去問展禽。展禽沈思了一會兒,就說﹕【我聽人說過,處在大國的地位,才可以教導小國;處在小國的地位,卻只能服侍大...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莊公十年》載,春秋時,齊國的軍隊違背了盟約,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和曹劌(ㄍㄨㄟˋ)共乘一輛兵車,與齊國的軍隊交戰於長勺。魯莊公將擊鼓準備進擊,曹劌阻止說:「不可以。」等到齊軍過了三通鼓後,曹劌才說:「可以擊鼓進攻了!」魯軍戰鼓一響,激起了士兵們高昂的士氣,大家勇往直前,銳不可當,結果齊軍大敗,狼狽而逃。這時魯莊公想乘勝追擊,卻又被曹劌阻止說:「還不可以!」接著就下車仔細觀察地面上齊軍兵車留下的軌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於是魯軍乘勝前進,追趕落敗的齊軍,把齊軍趕出了魯國,獲得最後的勝利。魯莊公就詢問曹劌這麼做的原因何在?曹劌說:「打仗是憑...
鐘鳴鼎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鐘鳴」是指古時大戶人家因為人口眾多,開飯時必須鐘為號,以聚集眾人;「鼎食」則是指富貴人家因菜色極為豐富多樣,所以在用餐時,飯桌上排列著一個個裝盛菜餚的鼎,頗為壯觀。在《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中有:「洒削(ㄒㄧˇ ㄒㄩㄝˋ),薄技也,而郅(ㄓˋ)氏鼎食。」又有:「馬醫,淺方,張里擊鍾。」意思是:郅氏不過擁有磨刀劍這樣的粗淺技藝,張里也只是個能夠簡單醫術的獸醫,但後來卻都得以成為「鼎食」和「擊鍾(「鍾」通「鐘」)」的富戶。後來「鐘鳴鼎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富貴之家的奢侈豪華,如清代小說《紅樓夢》第二回中,冷子興談及寧、榮兩府的衰敗時,便感嘆道:「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仔細推。唐.貫休〈寄匡山紀公〉詩:「寄言無別事,琢句似終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